高碩向北去投李傕,在乘小船渡涇水時遭到聯軍水面巡游戰船的攻擊陣亡了。留在涇水南岸的所部一部分餓死,一部分到渭橋投降聯軍。
楊密率郭該、郭彌、郭弘、郭賓、郭會、郭樸、郭棣、令狐凱、令狐馳等向東去攻槐里縣縣城,遭到提前得信趕來守城的馬騰部將馬岱的反擊,馬岱矛槍刺死楊密、郭彌、郭弘,俘獲數千人馬。
令狐凱、令狐馳斷后,郭該、郭賓、郭會、郭樸、郭棣繞過槐里縣向東而去,想去投荊州南陽郡張繡。
在藍田受到李堪的攻擊,在上雒縣上洛縣受到侯選的攻擊,在商縣受到程銀的攻擊,在武關西受到劉雄鳴的攻擊。
郭該、郭會、郭樸、郭棣、令狐馳等戰死,余部活著的兵士所帶糧不足,饑餓難耐,部分兵卒歸降了李堪、侯選、程銀、劉雄鳴,部分兵卒返回武功縣歸降了聯軍。
令狐凱歸降程銀。郭賓歸降了劉雄鳴。
降將聚到陳倉拜見新主公韓遂。韓遂兌現承諾,封伍習、張寵為偏將軍,劉閔、宋曄為裨將軍。
兌現獎勵伍習一萬斤西域金幣,增加獎勵張寵五千斤西域金幣,獎勵劉閔、宋曄二人各二千五百斤西域金幣。對于郭汜軍中的湟中盧水胡二百騎兵,兌現獎勵每人獎五十斤西域金幣、一百石糧食。
對于湟中盧水胡百騎長伊介和伊乙二人,兌現承諾官升為別部司馬,每人獎五百斤西域金幣、一千石糧食。
由韓家共計支付三萬一千斤西域金幣和二萬二千石粟米。
成公英將歸降的
兵馬收攏到郿縣集中,做了重新分配。
偏將軍伍習,統領一萬步騎,其中一千胡人,三千漢兵,六千羌兵;
偏將軍張寵,統領一萬步騎,其中一千胡人,三千漢兵,六千羌兵;
裨將軍劉閔,統領四千步騎,其中二千漢兵,二千羌兵;
裨將軍宋曄,統領四千步騎,其中二千漢兵,二千羌兵。
二萬八千人中漢兵一萬人、羌兵一萬六千人、胡人二千。在千人部中取消郭汜軍混編制。
別部司馬伊介、伊乙各統一千胡人。伊介分在伍習部中,伊乙分到張寵部中。
另外劃給李堪、侯選、程銀、梁興、成宜、馬玩、張橫、楊秋八將各二千步騎,漢兵和羌兵各半。八人實力大增,均有實力鎮守多個縣城。
郭汜軍內斗戰死約五千人,餓死約一千人,傷兵三千人。傷兵送往允吾療部醫治。聯軍幾乎無兵馬損失。
伍習兵變前,郭汜約有五萬六千人馬,劉閔有二千步兵。從死傷人數及各方面信報推算,馬騰的將領馬岱約俘走三千步騎,劉雄鳴約得到降兵二千步騎。
成立三輔新軍,韓遂命韓宛為大都督,伍習為左都督,張寵為右都督,劉閔、宋曄二部為中軍,四部到谷口鎮外設置左中右三個大營屯駐。加緊練兵,準備渡過涇水,攻擊李傕。
韓宛不帶親兵,只為取得眾降將的信任。
好畤鎮歸降的二千步兵中有一千人劃歸韓家軍,調往陳倉,暫由成公英節制。
成公英臨時接管韓宛各部。
從繳獲庫中調用一年軍糧五十萬四千石麥供給韓宛三輔新軍,供李堪、侯選、程銀、梁興、成宜、馬玩、張橫、楊秋八家各三萬六千石麥,供馬騰五萬四千石麥。
美陽縣縣城中郭汜庫中寶物和余糧暫時封存,不清點,待滅李傕后再清點和分配,以防分配不均鬧出事,不利于共擊李傕。
十家首領均贊同,各家派三人監庫。
十二月,聯軍探部傳來信報
本年初,曹操征張繡戰敗,自舞陰還許縣后,南陽郡、章陵郡諸縣復叛歸張繡,曹操曾遣曹洪擊之,不利,還屯葉縣死守,葉縣縣城數次為張繡、劉表所侵。
本年冬十一月,曹操親率兵馬再次南征,殺到南陽郡宛城下。張繡部將堅守宛城不出戰。張繡屯主力于宛城西南的穰城。
劉表將鄧濟據守章陵郡湖陽縣。曹操分軍攻拔之,生擒鄧濟,湖陽縣降。又攻舞陰縣,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