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經陳倉,留下韓橋,與田敏匯合,探部正式遷到陳倉。
按事先分配方案,長安城分為八十塊,其中四十塊留給皇宮,京兆尹、長安令等官府,以及以后回歸的原居民等。
長安城剩下的四十塊中,韓遂占十塊,馬騰占八塊,梁興、楊秋、張橫、成宜、馬玩、侯選、程銀、李堪各占一塊;金城郡其它十四家望族各占一塊。
一塊稱為一個“街里”。
金城郡上年秋收后向長安的移民二萬口已陸續到位,韓家約一千口占得一塊區。
馬騰、梁興、楊秋、張橫、成宜、馬玩、侯選、程銀、李堪所分得的十六塊區尚未有移民到來。
長安城中到處都是空置房,少數損毀,但大多數都完好。
先到的移民家庭搶到又大又漂亮的房院,后到的得到稍差的房屋,但再差也比金城郡自家的房屋好許多。
房屋內擺設除部分被流浪者拆卸當柴燒了,其余大部分基本完好,移民人人滿意。
韓家、成公家、郭家已派人接管長安城外長安縣的農田,準備開春耕種。
其余十二家金城郡移民留下老幼占據長安城的房屋,壯勞力分赴各縣,準備春耕。
麴家、閻家到高陵縣;田家到京兆尹陽陵縣;陽家到京兆尹長陵縣;蔣家到右扶風郡安陵縣;趙家到右扶風郡茂陵縣;江家到右扶風郡美陽縣;毛家到新平郡漆縣;池家到左馮翊郡粟邑縣;淳于家到京兆尹藍田縣;竇家到京兆尹上雒縣上洛縣;馬家到京兆尹商縣。
三輔大亂時,三輔望族逃亡去荊州、益州后留下的眾多莊苑和良田,任由金城郡來的移民占據。
韓遂傳話給各家量力取地,勿貪占過多的荒地。
但各家面對比金城郡肥沃許多的大片良田,仍止不住欲望,到處插家族旗織
等標識。
好在事先給各家族一家一縣,無人爭搶,也未鬧出什么事端。
韓遂不想得罪各家族,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當不知道。只是略為擔心有朝一日逃走的三輔望族返回家鄉時會與金城郡移民發生沖突。
天下大亂前韓遂買下的大宅院恰座落在長安城中分給韓家十區中的一區。京兆校尉部校尉韓胡已派兵收拾干凈,迎接主公入住。
韓遂晚上住在原來睡過的房間內,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夜里夢到宅院的主人來索要,自己急著到處調錢來贖下宅院。
朝廷任命的京兆尹張時、長安典農中郎將謝景雋、右扶風郡茂陵令衛覬、新豐令張既等附近的重要官吏前來拜見韓遂。
朝廷未設長安令,設長安典農中郎將,意在鼓勵務農和屯田。張時和謝景雋仍在霸陵縣縣城辦公務,尚未遷入長安城。
但長安及周邊人口稀少,謝景雋只能派屬下去荊州、益州勸說逃亡的望族和散農回歸,但各家都在觀望,不敢貿然回來。
張時等盛贊韓遂遷金城郡和聯軍將領等家族移民前來填補三輔,讓空蕩蕩的三輔各郡稍稍恢復了一些人氣。
等張時等離開后,衛覬見韓遂示意,只好留下。
衛覬從韓遂的兇狠瞪眼中看出韓遂已知往事,頗為尷尬,當場跪地撲伏,向韓遂道歉,并許諾為報答韓大人當年對己之惠顧,待茂陵令任期滿后回朝廷任職時定向曹司空美言韓大人和聯軍忠心于朝廷,無心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