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春節農歷一月一日公元199年2月14日到了,韓遂在祖厲陪同家人過節。
韓遂次子韓略的妻楊蘭花有孕在身,挺著肚子給家人做幫手。
全家聚餐,韓遂和張姜子居中而席,張姜子左邊小女兒韓月坐在童車里。
右邊是韓遂長子韓韜、韓韜妻田荷、兒韓籌、韓嶠、韓頤;左邊是韓遂次子韓略、韓略妻楊蘭花、韓略長女韓蓉、次女韓翠。
田荷的丫環田鶯和百騎長蘇卯留守涪陵。涪陵韓家田產和家丁越來越多,韓韜并不十分善長經營莊苑,大半依靠田荷。
二人放心不下,家宴上提出春暖花開時節帶韓籌、韓嶠、韓頤返回涪陵。長子韓籌已十五歲。
張姜子早就為娃娃們請了私塾和武藝教官,想挽留長子一家,孫輩可以繼續讀書、練武。但見田荷去意已決,也不再勉強勸留,多少有些失落。
韓遂猜婆媳二人住在一起久了已有故事,或涪陵比涼州各方面都好許多,于是叉開話題,讓韓籌、韓嶠、韓頤輪流上餐堂中央表演劍術。
餐后,韓遂帶著家人去大校場比弓箭和弩射。韓嶠的弓箭和弩射中靶最多,韓韜、韓略、韓頤依次,韓籌最差。
韓遂取出一年的年薪八百斤西域金幣分獎子孫及家眷。
元月中旬,韓遂到達允吾,看望住在療部的傷兵。接著,和金城太守韓理一同趕往西鎮,探視私塾苑中韓家子弟中是否有人才。
韓家大總管韓兆陪同韓遂前往私塾苑,鎮守西鎮的金城郡守備部裨將軍韓平、都尉韓疆、韓煊等跟在后面。
韓理的三大侍衛韓康、韓杜、韓契原為長安韓家的護院家丁;韓兆的三大侍衛韓露、韓索、韓詹原為洛陽韓家護院家丁。
韓兆向主公韓遂推薦當年洛陽韓家八名護院家丁韓厚、韓鐘、韓式、韓胡、韓全、韓露、韓索、韓詹之子韓閣、韓遵、韓汾、韓陟、韓麓、韓崧、韓瞻、韓泮和原長安韓家護院家丁韓康、韓杜、韓契、韓偉之子韓騏、韓焓、韓玦、韓壺。
韓閣、韓遵、韓汾、韓陟、韓麓十九歲,韓崧、韓瞻、韓泮十七歲。韓騏、韓焓、韓玦、韓壺二十六歲。
光和七年184年,韓厚去揚州找唐肥,并未返回洛陽,一直下落不明。韓遂猜想,當年兵荒馬亂,韓厚就跟了唐肥。
韓鐘跟隨韓家洛陽留守韓易早年投靠了楊原。楊原投靠曹操后,二人仍任軍需官屬吏。
韓式在榆中縣任韓家護苑長。
韓胡現任長安縣京兆校尉部校尉。
楊寺的部將韓全戰死。
韓偉跟隨韓越任大司農周忠的屬吏。
韓平推薦韓順,二十二歲。西鎮韓家私塾苑少年中,武藝最好者當屬韓順,乃已陣亡的韓焰之子。
而韓焰當年的護院隊的后代除韓順學武外全部學文。
韓遂命韓順、韓閣、韓遵、韓汾、韓陟、韓麓、韓崧、韓瞻、韓泮、韓騏、韓焓、韓玦、韓壺,共十三人,統歸中軍官韓隸節制,到漢陽郡冀縣聯軍預備部集訓。待大批傷兵康復后組建新部軍。
韓理、韓兆見主公急需武將,于是將侍衛韓康、韓杜、韓契、韓露、韓索、韓詹也移交給韓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