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戰場,韓遂命對中楛箭毒倒的發羌兵撿精壯之士用解藥救活二萬人,全部移交給燒當羌醫治箭傷。五千人無解藥或流血過多身亡。
樂浪弓第一次大規模用于實戰,顯示出強大的效用。
發羌兵被俘一萬五千人,其它傷五千人,其它死亡五千人。
西鎮守備校尉部死三百人,傷二百人;鐘羌羌騎校尉部死四百人,傷一百人;長離川羌騎死六百人,傷二百人;狄道校尉部死二百人,傷一百人;預備部死十人,傷十人;允吾校尉部死一百人,傷五十人;湟中盧水胡死一百人,傷一百人;休屠各胡死五十人,傷五十人;伐同伏羌部落死三十人,傷二十人;蛾遮璠羌部落死七十人,傷八十人。
共死一千八百六十人,傷九百一十人。傷兵送回允吾療部醫治。
燒當羌羌王東乾從發羌一萬五千名俘虜中分給韓遂六千人。燒當羌還得到發羌非中楛箭的傷兵五千人。
燒當羌軍戰死八千人,傷六千人。燒當羌和發羌的傷兵,共計三萬一千人,全送往燒當羌的赤嶺大本營療部醫治。
發羌共損失五萬人和五萬匹馬,只剩約四萬兵馬,恐無力與燒當羌爭鹽湖。燒當羌繳獲其中活著的四萬匹馬,分給韓遂一萬匹馬。
發羌首領迷單率部后退三百里,遷走百里內的帳落,制造三百里無人區,與燒當羌隔開。
發羌地域廣大且寒冷,燒當羌無力在發羌領地拓土,也不愿意移居那里,只好用鹽湖食鹽等貿易來制約發羌。
隨著傷兵康復,燒當羌中發羌兵會越來越多,而這些兵的家眷仍在發羌。燒當羌也不敢放這些人回發羌部落,怕發羌兵力增加后,又來侵擾。
燒當羌大部落最初是由多個部落組成的。后來又兼并鐘羌、燒何羌、當煎羌、勒姐羌等。
做為羌王,協調、平息各部落和人群之間的沖突,東乾感到統領起來越來越吃力。
東乾在送別韓遂的晚宴上流露出擔憂。
韓遂建議首先與發羌商談和解,例如用食鹽等貿易換取發羌兵家眷,或用發羌兵換取發羌的兵器、馬匹等,使之得人,失裝備。
東乾搖頭道“在西羌,只能一個部落做老大,老大和老二永遠也不會真正和解,唯有一個辦法,分解發羌為多個部落。
更為頭痛的是據說發羌首領迷單是當年燒當羌和大漢做對被打敗后投靠發羌的迷唐的少子的后代,當年留在發羌,與發羌公主成婚。
發羌羌王滇圭無子,病故后,羌王王位傳給迷單。
迷單東征西討,兼并小部落,終于使發羌成為西羌第二大部落。迷唐帶去的燒當羌將領的后代逐漸把持了發羌。
而迷唐的長子來隆當年投降了大漢。
吾高祖無弋爰劍,傳到十八世燒當,吾部落才以首領名為部落名。
吾祖燒當的玄孫滇良傳子滇吾,滇吾有三子,東吾、迷吾、號吾,東吾繼位。
東吾逝后,部落分裂為三,迷吾領一部;號吾領一部;東吾子東號領一部;。
迷吾叛漢,號吾歸大漢。迷吾死,迷吾子迷唐繼位,繼續與大漢對抗,后來迷唐病死。
東號逝后,東號有子麻奴、犀苦,麻奴叛漢死后,犀苦繼位,犀苦之后是那離繼位,叛漢被斬。
父王和吾是號吾這一支脈的后代。
故燒當羌與發羌的戰爭實際上成了燒當羌羌王先祖兩個支脈之間的爭斗。”
韓遂頭回聽到歷任燒當羌羌王的故事,只能支持東乾支解發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