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鮮卑索頭部首領拓跋詰汾派拓跋金來長安邀請韓遂。索頭部上年之前已分九批移民遷往河套,本次再遷走一萬口。
韓遂以為拓跋詰汾要隨部落遷走,于是將征西將軍府交給軍師成公英代管,取了價值二百斤黃金的財寶禮物,領著侍衛隊前往索頭部大本營所在地武威郡媼圍縣。
韓遂等在金城郡榆中縣渡過黃河,到達媼圍縣,見到沿途都是索頭部的哨騎。
該縣屬于武威太守張猛的領地,剛和張猛打了幾仗,韓遂一路上頗有些為己安全擔心。
韓家對鮮卑索頭部貿易與事務總管韓藹先接到邀請,攜妻拓跋萱從允吾趕來。韓家對鮮卑貿易與事務總管韓寶也受邀從允吾一同趕到。
征西將軍府平準官署吏拓跋銀和妻成公嵐也接到邀請從榆中縣趕到。
拓跋詰汾、子拓跋力微、韓藹、韓寶等親自到轅門外十里迎接韓遂。
拓跋力微轉眼已三十三歲,一身武將裝扮,十分精神,說得一口漢話。
入大帳后,韓遂向拓跋詰汾贈送價值一百斤黃金的財寶禮物,其余禮物分給拓跋詰汾屬下和重要家眷。
拓跋詰汾在接風宴上向韓遂介紹部落情況。
第一件事,拓跋詰汾的父親拓跋鄰仍健在,已九十六歲高齡,老的走不動路騎不了馬了,而部落遷移,只能騎馬,沿途險要處無馬車通行之路。
于是,拓跋詰汾改變原定最后一批全部遷走的主意,要留下來照看父親數年,并留下二千騎兵和一萬人口,超過十萬的人口是這些年新生人口之數,將在父親去世后做為第十一批再遷移。決定派次子拓跋力微帶領第十批部落人口一萬人前去河套。
第二件事,中大將拓跋彪子拓跋狐與妻韓巧,左大將拓跋虔子拓跋保與妻韓逍、右大將拓跋賓子拓跋賀與妻韓遙已在前些年已遷去河套。
拓跋詰汾長子禿發匹孤護著母、妻胡掖氏、長子禿發壽闐、禿發壽闐妻及兩子已先行到達河套,掌管那里的部落事務和軍務。
拓跋金妻成公裳要隨部落遷走,因此哭得最傷心,拓跋銀妻成公嵐和韓藹妻拓跋萱一直在安慰之。
第三件事,蒲頭趁曹操與高干交戰,越過河套的后套平原,帶領本部落和先期到達的竇賓和禿發匹孤等,奪得無人占據的河套的前套平原。
前套平原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并州五原郡黃河北部包頭市;二是并州云中郡黃河北部呼和皓特市。兩塊平原區域沿黃河北岸連在一起,故稱為一個平原。
第四件事,最初,蒲頭是將朔方郡黃河北部屬后套平原的地區分給索頭部落和沒鹿回部落,五原郡黃河北部和云中郡黃河北部不屬于后套平原,雖然放牧水草也豐盛,但比不上后套平原地區前漢朝留下的縱橫交錯的溝渠網。
云中郡黃河北部平原由荒干水大黑河、武泉水小黑河、白渠水寶貝河澆灌,土壤肥沃,水草豐盛,宜農又適牧,乃戰國李牧駐防之地。而五原郡黃河北部單靠黃河水澆灌。
蒲頭最終分給索頭部的地盤在并州云中郡黃河北部,分給竇賓的沒鹿回部落在并州五原郡黃河北部,而蒲頭部落一直居住在朔方郡黃河西部和北部的后套平原。
蒲頭部落中王皓等一部分人棄牧從事耕種多年,在抵御住漠北鮮卑的掠擾后,收回荒地耕種,不讓放牧,蒲頭這才將索頭部和沒鹿回部落向東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