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令楊俊走馬上任南陽太守,臨行前給韓遂送來一封辭別信,感謝推薦之功。
南陽太守倪寬與聯軍孫威交戰受重傷離職,數月前,韓遂用重金暗中向荊州刺史李立推薦楊俊,果然成功。
韓遂一方面也是答謝楊俊不配合鐘繇的征調令;二來怕楊俊是曹操派來的牒人;三是恩推去南陽,可以減少南陽方面對武關和孫威的壓力,四是為李立謀得一個親信。
有此四優,順水推舟,何樂不為。
韓遂向右扶風太守昔坑推薦安陵縣縣丞韓米任安陵縣縣長。楊俊來三輔前,韓米就是該縣縣長,后讓給楊俊。昔坑采納。
次日,韓遂和成公英繼續翻閱堆積的探部信報
上年十二月,曹操軍還譙縣。
威虜將軍臧霸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居巢有湖口。
揚州廬江郡人陳蘭陳簡、梅成據本郡灊縣、六安縣叛,曹操便派虎威將軍于禁、臧霸等討伐梅成,派蕩寇將軍張遼帶領平狄將軍張合、偏將軍牛蓋等討伐陳蘭。
梅成率領部下三千余人詐降于禁,待于禁回兵時卻率眾與陳蘭會合,轉入灊山。
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路狹窄,陳蘭等人在其上駐扎。張遼進到山下安營進攻。
孫權派偏將軍韓當前來救陳蘭,臧霸去皖縣攔截韓當軍。于禁返回,為張遼軍解運糧草。
臧霸與韓當戰于逢龍,又戰于夾石,臧霸破韓當,臧霸還屯舒縣。
孫權又遣數萬人乘船屯舒口,再次分兵救陳蘭,聞臧霸軍在舒縣,只得遁還。
臧霸趁夜追之,至天明,行百余里,趕上孫權軍,前后擊之。孫權軍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眾。陳蘭得不到援軍,張遼大破之。
曹操又將鎮守襄陽的折沖蕩寇將軍樂進調往揚州,命張遼、破虜將軍李典、樂進等率七千余人屯九江郡合肥縣。襄陽太守呂常鎮守襄陽,南郡太守習授鎮守南郡剩余的縣。
曹操遣九江郡人蔣干去說降周瑜,無果。
就朝廷大臣故意穿臟舊衣,乘破車,以示清廉之事,丞相掾和洽言于曹操曰“天下之人,材德各殊,不可一節取也。儉素過中,自以處身則可,以此格物本書作者注和洽格物之言早于明朝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心學,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議,吏有著新衣、乘好車者,謂之不清;形容不飾、衣裘敝壞者,謂之廉潔。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輿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壺飧以入官寺。夫立教觀俗,貴處中庸,為可繼也。今崇一概難堪之行以檢殊涂,勉而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務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詭之行,則容隱偽矣。“曹操贊同。
孫權方面
南郡之戰周瑜勝出,得南郡和臨江郡大部分領土。
之前,桓、靈帝分出長沙郡羅縣東成立漢昌縣湖南平江縣東南金鋪觀;孫權又分出臨湘縣東成立劉陽縣瀏陽市東北。
孫權封長沙郡的下雋縣、漢昌縣、劉陽縣、南郡的州陵縣四個縣作為右都督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的奉邑。
周瑜趁勝北上攻取江夏郡云夢澤北部的南新市縣、云杜縣、竟陵縣,涢水以西收歸孫權。孫權立刻將三縣與江夏郡沙羨縣一起封給裨將軍程普為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