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馮翊郡合陽縣縣城、王城、芮鄉城以及武關、潼關、并州上郡南部等地紛紛送來信報稱見到曹操的軍隊,有夏侯惇、曹洪、梁習等曹操將領的旗幟。
韓遂和馬超等一致判斷此乃曹操疑兵之計。
韓遂靜思一日,根據近況,向馬超仔細分析曹操為何北上
一是未收到有從函谷關向潼關運糧的探部信報,曹操軍軍糧似乎全都由河東郡。曹操移軍到浦阪津對岸后,河東郡糧道大大縮短。
二是曹操軍如果長期留在潼關,擔心黃河水道被吾軍水軍截斷,目前白日已無法運糧。
三是潼關定城的南部城和北部城在吾軍手中,曹操軍如攻城必死傷數萬。
四是曹操軍在潼關東和吾軍一對一決戰,曹操軍離后方的湖縣縣城遠,而吾軍背靠定城雙城,戰之,利則進,不利則退回潼關西。曹操占下風,決戰勝吾軍的把握不大。
五是吾軍在左馮翊郡留守兵力弱,曹操軍進入左馮翊郡可在兵力上占優勢。
六是曹操在弘農郡湖縣留下一萬步兵守城,更東邊的弘農縣、陜縣、黽池縣、新安縣假如各留五千步兵守城,而函谷關留一萬步騎守衛。如此布防,吾軍要想棄曹操主力不顧,攻向洛陽,必需攻克這幾個城池,等到達洛陽時,恐怕吾軍只剩下五萬人馬了。曹操主力回軍,吾軍必敗。
七是如果吾軍向洛陽進攻,曹操主力可南下渭南,斷吾糧道,再向東與弘農郡各縣守軍前后夾擊吾軍,吾軍必敗,或向弘農郡南部撤退,進商縣,回涼州。
八是如果吾軍分兵五萬去左馮翊郡,則曹操可擊破之,再南下擊破吾另五萬軍。故此時分兵無宜。
九是如果吾軍留一萬人守潼關,九萬人全部去左馮翊郡,則曹操可一邊與吾軍對陣,一邊可命洛陽的河南尹夏侯惇再另集數萬兵馬攻潼關,而曹洪從許都前來攻武關,梁習攻左內史郡,即三路疑軍轉為主攻。吾關西諸將在三輔各縣剩兵都是弱兵,估計擋不住三人的進攻。
十是夏侯惇、曹洪、梁習三路疑兵如果此時在吾軍未分兵時就攻入三輔,吾軍必然沿渭水安全撤回涼州,曹操直接尾隨吾軍,其必然知道當年周慎慘敗的教訓,周慎殺到金城郡榆中縣,結果聯軍反擊,擊破之。
十一是當下三輔的韓家余糧已全部搶運往涼州,如果吾軍放棄三輔,曹操治理三輔,重得民心,或需二、三年,吾等加以干擾,其治理難度不會小,所以曹操定然不想讓吾軍撤往涼州,而是在三輔與之決戰。
十二是曹操知如去攻左內史郡,吾軍必攻其后路,故不敢分兵向西。
十三是曹操沿黃河西岸自北向南搭建甬道似乎在示弱,必須弄清其真實意圖。
綜上所述,吾軍一時也無良策破敵,當下糧草充足,水道通達,吾等只能隨機應變。
馬超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表示贊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