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射對攻到中午,聯軍水軍戰船箭空了,返回鄭縣碼頭,韓遂從全軍抽調二千步弓手去鄭縣給水軍補人。
曹操的大批運輸船靠岸,接走所有的士兵。夜晚又用船送來二萬士兵連夜用沙土堆寨墻。
因此渭南始終有二萬曹操軍和關西盟軍對耗,持續數日。
曹操軍也運來木樁豎寨欄,但岸邊沙土地太松,木樁需入地過半才能立住。
地面僅露出一小截根本擋不住馬超等人的騎兵,輕松可越過,所以曹操軍只能繼續用沙土結寨。
離岸遠些有硬土地,但曹操軍恐怕不敢離開岸邊太遠結寨,怕被馬超騎兵延岸截斷后路。
聯軍司隸水軍部將十六艘運輸船加上擋箭板,改造成簡易戰船,韓遂增援的步弓手上船,只留四艘運輸船中途補給。
然后簡易戰船與戰船混編成二支船隊,每隊十八艘,加大對渭水水面的封鎖。曹操始終無法運送足夠的木材去渭南結營。
關西盟軍主力從渭口大營移營到敵渭南登陸地帶的西南角,稱西南大營,在華陰縣縣城北門外西北方位,以免被曹操軍截斷退往涼州的后路。
另派李堪帶所部五千步騎到敵渭南登陸地帶的東南角扎營,稱東南大營,在華陰縣縣城北門外東北方位。
渭口大營收縮后僅留成宜的一千騎守衛,監視黃河和渭水交匯處的水面。
關西盟軍自東向西沿渭水有潼關定城、渭口大營、東南大營、西南大營。
韓遂、馬超、楊秋、張橫、馬玩、侯選、程銀駐華陰縣縣城中;梁興仍留守渭水北的左馮翊郡臨晉縣王城;成宜在潼關定城南部城中督領自家的四千步騎守城;聯軍偏將軍楊寺領四千騎守潼關定城北部城,監弘農郡湖縣方向之敵。
加上本月的閏八月,雙方自從三月底至今已對峙五個多月,梁興、楊秋、張橫、馬玩、成宜、侯選、程銀、李堪八將每年得到韓家的錢糧資助,尚能挺住。
本年第一個季度,鐘繇就揚言要過境三輔去攻張魯,關西盟軍三月起兵,馬超三月底就帶領二萬兵馬抵達潼關。
馬超沒有韓家的資助,沒有積蓄,存糧只夠吃到秋收,加上本年多出一個閏八月等于口糧比往年多耗一個月,每年靠屯田的收獲養活家眷和軍隊,而本年三月底就出兵了,農事和秋收全靠老幼婦兒,地里的糧食沒收完,而韓遂一直未許諾給予資助。如不盡早結束戰事,延到下年春播,無壯勞力,明年的口糧必成問題。
馬超來找韓遂商議,要向曹操提出議和。馬超建議割讓渭北的左馮翊郡給曹操。
左馮翊郡原本全是韓遂和其它關西諸將的地盤,不是馬超的地盤,馬超的地盤在左內史郡,馬超不提割讓左內史郡。
韓遂聽出馬超的意思是爾等出地盤,其無損。
左馮翊郡高陵縣和夏陽縣是韓家的產糧縣,韓家人口的九成在此二縣,馬超不心痛,韓遂可心痛萬分,割讓出去等于自己辛苦經營攢下的韓家家業全部失去。
這時如將韓家人口撤往涼州,庶民撤退途中必大亂,若曹操趁勢掩殺,結果更慘。
就算戰敗,韓家人口全部歸降曹操,只要曹操不屠城,也算是吾對得起韓家了,當作韓家這些年支持聯軍的回報,畢竟涼州人愿意成為三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