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散著頭發,也不是有意遮掩,只因為覺得發型好看。
每次堂堂正正地展示出助聽器,你不是沒有注意到別人不可思議、宛如看奇行種的目光。
憐惜、同情,混雜著微妙的敬佩。
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只不過沒有刻意掩飾自己的缺陷罷了,并沒有特地做什么努力。
了不起的,是雲南恵介才對。
后天形成的障礙比先天不足更容易陷入鉆牛角尖的境地;語言障礙又不能佩戴助聽器。長期待在無時無刻不需要和隊友交流的地方,他能將心態調節得和常人無異,非常、非常了不得。
互相自報完家門,對你不要錢般持續發出的直白夸獎,他好像有點害羞。
嗯。
謝謝。
我只是在做該做的事。
該怎么把話題引到雲南恵介身上而不顯得失禮呢
如果沒有對方主動提出交換聯系方式這一出,在特殊學校的孩子們面前,你模糊地提一下這個人的事情就夠了。
可既然有了進一步交流的渠道,你想把素材了解得更透徹一些。
但是,后天形成障礙這個“后天”通常是當事人心里的一道疤,若非主動提及,旁人最好不要去問。
會傷到對方的心的。
就像被害人出席筆錄、出庭作證、質證等流程時,不得不多次反復回憶,陳述其被害經歷,會加深心理創傷,引起精神上的二次傷害。
果然、還是得等交情變深一些、等他慢慢敞開心扉吧
你沉住氣,和雲南恵介展開郵件閑聊。
“沉住氣”的說法,顯得你仿佛對閑聊感到不耐煩。
其實不然。
就像你熱衷于從無口系的表情和動作的細微變動中揣摩對方的心理變化,聊天時的標點符號、回復速度、語氣詞使用與否與選用偏好,某種程度上都反映了對方當時的心情、性格、對你前一句話的態度等。
比如,某一天,雲南恵介突然問
去東京念大學,有什么理由嗎
升學選擇,理由有多層,這是個三言兩語輕易無法回答的問題。
你反問留在九州,又有什么理由嗎
開玩笑的。
去東京,最大的原因當然是地方的國公立大學數量太少了。
在你進一步解釋之前,雲南恵介我沒有決定留在九州。只是在思考,非去東京不可的理由。
不存在哦。那種理由。
你說。
只要不是自己想做的事,就沒什么“非做不可”的。
我也不是一開始就奔著上京去的。最后變成了這樣而已。
不過,像雲南恵介這種有體育特長的學生,應該不會和你走同一條受試路徑。
你總結我的經歷對你來說應該不通用啦。
雲南恵介認同道嗯,不通用。
過了一會兒,他又發來消息因為,去年這個時候,你沒有想見的人在東京吧。
雲南恵介的意思一目了然。
去年這個時候,你沒有想見的人在東京吧;而我,現在卻有。所以,經歷不通用。
又不是戀愛初丁,你很快就意識到,這條回郵宣告了你們正處在曖昧期。
倒不是有什么不好
只是,還有正事沒干。
你決心將正事提前一些,也顧不得是否會顯得突兀了雲南君,能聽到聲音,果然、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吧
另一頭,雲南恵介盯著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覺得事情好像和他想象的有所出入。
難道、從一開始他就會錯了意
雲南恵介決心試探,同樣也顧不得是否會顯得突兀了為什么同意交換郵箱
你的答復愈發落實了他的猜想。
因為想了想,確實有事想問雲南君
我可以、更了解雲南君的事情嗎
關于、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