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天看完后,連連嘆氣,而后沉默了。
鰣魚是南京城的特產,打鰣魚之苦自然具有很強烈的現實色彩。
翻開第三篇,題目是灶戶苦,果然換了個職業繼續苦
“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走出門前炎日里,偷閑一刻是乘涼。”
第四篇,流民苦。
“小車班班黃塵晚,夫為推,婦為挽。出門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療吾饑。愿得樂土共哺糜”
滿眼都是凄苦哀鳴,后面還有十篇,篇篇都是苦,合成了十四苦。
以海瑞之心性,也不忍心繼續往下看了,輕輕的合上了冊頁。
無論詩的質量如何,就這意旨,也配得上今樂府三個字了。
林泰來得意洋洋的說“老大人你就說這本詩集行不行吧”
原作者這嘴臉與詩詞內容的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海瑞心內五味雜陳,像是被強迫一樣的答道“行,太行了。”
從詩文本身來說,自己這句評價肯定是完全公正的,但為什么還是總覺得很違心
這就是文學作品和作者品質是兩回事的道理
海青天就是理解不了,這樣反映當代民生疾苦的現實主義系列詩文,怎么會被林泰來這種人寫出來
此子的身上,哪點像是能寫出十四苦的氣質
這種詩集,本應該由他海瑞這樣的人寫出來才正常
于是林泰來繼續振振有詞的說“圣人云,不教而殺謂之虐所以整飭風氣,必須教化為先
故而我冥思苦想,寫了這個詩集,先在南曲組織樂戶學習,通過民生疾苦來凈化彼輩心靈。
我找趙彩姬,就是為了通過她來推廣學習通過樹立她這個先進典型,以先進帶動后進,最后共同進步
一切都是為了老大人交辦的差事,怎么就是瀆職了怎么就是假公濟私了”
海瑞“”
你林泰來是怎么想到,在腐化墮落、浮華浪蕩花街柳巷銷金窟,推廣學習這種強烈表達民生疾苦的詩文
林泰來又請示道“這樣有意義的文化項目,老大人就說支持不支持吧”
海青天長嘆一聲,竟然說不出一個不字。
這姓林的從心思到邏輯,實在太縝密了,自己居然無法駁斥。
其實這樣的強烈現實主義風格詩文也是他想在文藝界推廣的,但文學水平不夠,導致力有不逮而已。
反復衡量了一會兒,海青天最終按下對林泰來的生理不適,強迫自己論跡不論心了。
最后海瑞吩咐說“這詩冊留下,本院發官銀召集官匠,用最快速度刻版,三天之內印出來,交給你去教化人心。”
林泰來習慣性的逢迎說“老大人可以署名一個編校,并且寫個序文”
海瑞毫不客氣的呵斥道“滾本院豈是趁機沽名釣譽之輩”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