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來很隨意的說“應當可行,反正父親閑著也是閑著,不妨試試看。”
在原本歷史時空,是在一百年后康熙年間,才開始在江南推廣雙季稻的。
當時仍然處于小冰河期末尾,氣候比現在還差,那時候都能成功種植雙季稻,現在就更沒問題了。
林泰來所回憶的,就是歷史上百年后的育種的辦法,據說是康熙皇帝親自主持的。
他也不是農業專家,只能模模糊糊的憑借記憶復述給父親聽。
反正弄個畝實驗田地,隨便折騰無所謂,如今林泰來也不在乎這點人力物力的投入。
主要是讓父親有點事干,有個人生目標,不至于真得了閑病。
萬一能在有生之年推廣成雙季稻,也算是一件大功德了。
林泰來又對父親勸道“如果把這事能做成,那就是百世之功也。
以后世世代代的江南百姓心里,都會記得父親伱。”
林老爹遲疑著說“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林泰來反問道“不然父親你還有什么事可干這事做下去,最壞就是浪費幾畝地,又能騙你什么。”
然后林泰來就和高長江走到另一邊,討論明天的儀式。
高長江忍不住低聲道“還是坐館厲害啊
我最多也就是編一個田園之樂來寬解令尊,而坐館你卻直接拿出一個百世之功來忽悠。”
林泰來拍了高長江一巴掌,“什么叫忽悠沒準就成了呢”
及到次日,林泰來先是去了小祠堂祭祖,武解元木牌子也掛進了祠廟展示。
然后就是大擺流水席,宴請同村鄉親。一般一天就可以,但林大官人豪橫的辦了三天。
以上這些程序都由高長江提前安排好了,林泰來只需到場就行了。
林泰來很多手下也借著這個機會,跑過來刷存在,但林大官人只單獨見了木瀆港稅關主計馬英明。
說起來木瀆港稅關開關后,林大官人這個主吏不是東征西戰,都是北上趕考,絕大部分時間都不在稅關。
所以稅關的事務都是由主計馬英明負責,當然馬英明想完全攬權也很難。
畢竟林氏集團大部分勢力近期都駐扎在木瀆鎮,稅關河快還有林家三哥坐鎮。
老屋和村里都太吵鬧,林泰來就坐在村口的申明亭,很不滿的質問道
“從稅關開關至今,才收了一千兩稅銀”
馬英明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長長嘆了一口氣。
林泰來嚴厲的說“我向滸墅關的王稅使打過包票,分關一年能上繳稅銀五千兩
現在三個半月只收了一千兩,叫我怎么向王稅使交待”
如果按這個進度,再去掉冷清的過年時間,一年時間怎么也收不到五千兩了。
馬英明無奈的說“按正常情況,本來是沒有問題的,但走私嚴重的過分了,導致稅銀大量流失。”
林大官人又問道“什么叫嚴重的過分在我林泰來地盤上,誰敢這么不開眼”
馬英明沒辦法,他背鍋真背不動,只能說“坐館還是去問兩位娘娘吧。”
林泰來無語,原來稅銀流失的源頭在這里。
社團大了,業務多了,難免會出現這種情況。
女人頭發長見識短,這樣涸澤而漁的做事就實在有點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