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江攥著一疊文書,對林泰來說“坐館等契約簽了后,就無法再反悔變更了,錯失討價還價索回白姬的最佳機會”
林泰來大手一揮,非常堅決的說“就這樣拿去給鄭員外看吧不能因為白姬,就讓漕軍兄弟們的好處受損”
于是高長江又拿著契約文書走到鄭之彥面前,先簡單說了幾句
“契約內容大致如同剛才我們坐館所說,將七千鹽引窩本租與坐館,立約雙方則是坐館與你。
代筆則是在下高長江,但還要有兩個保人,分別是江北的楊撫臺和江南的趙撫臺。”
這時代的契約就是這樣,除了立約雙方外,往往還會有代筆、中人、見人、保人等角色,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就是這次高長江提出的兩個保人有點特殊,不過這么大份額的契約,又涉及到官鹽運轉,用巡撫來當保人做官方背書也可以理解。
鄭之彥肯定不敢替楊巡撫做主,需要向楊巡撫請示,但先問了句“趙撫臺遠在蘇州,如何作保”
高長江將手里的幾份契約展示給鄭員外看,每一份契約上,都已經蓋好了應天巡撫的關防。
普通地方官員用正方形大印,巡撫則用長方形關防。
契約上的關防應該都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更離譜的是還有騎縫蓋章
鄭員外“”
高長江解釋說“是這樣,林坐館在蘇州時,就提前寫好了契約,并且請正在蘇州的趙撫臺作保。”
鄭員外感到,自己的智商被深深的侮辱了
難道你林泰來神機妙算,還在蘇州時就能知道,會從鄭家“租”走七千鹽引的窩本
肯定是只準備了空白文書,并提前蓋上了應天巡撫的關防然后剛才把契約具體內容寫進去的
這踏馬的要是放到太祖高皇帝時,你們這空白文書提前蓋印的操作,叫做“空印”,全都要掉腦袋的
高長江當然堅決不承認“空印”,警告說“員外別瞎想契約內容就是在蘇州已經寫好的”
鄭員外此時已經沒有掙扎能力,只能憤然走回楊巡撫面前,稟報了情況。
對楊巡撫而言,為契約作保倒是無所謂,反正出賣的利益是鄭家的,他又沒有實際損失。
而且他也不希望鄭員外出爾反爾,最好就是老老實實的把利益讓出去,最起碼在他的任期上安穩點。
不然的話,這幫蘇州漕軍如果沒得到實際利益,動輒以此為借口“嘩變”,他這個巡撫也難受。
所以在作保問題上,楊巡撫很痛快,契約上立刻加蓋了鳳陽巡撫的關防。
到此為止,契約正式成立,一式四份。
林泰來、鄭之彥兩個立約人各一份,交給鹽業主管衙門兩淮鹽運司備份一份,交給契約簽訂地點江都縣縣衙備份一份。
林大官人舉著契約,對著漕軍們揮了揮手,又引發了一陣歡呼聲。
等歡呼聲稍弱后,林大官人立刻宣布“近期運鹽之事暫時由趙百戶和高長江對接,并共同主持”
在場這些嘩變人群,除了渾水摸魚的林氏社團伙計,真正漕軍約莫有八百來人。
七千引鹽,按一小引二百斤計算,只正鹽就是一百四十萬斤,算上“余鹽”就是幾百萬斤。
分到這八百漕軍頭上,人均每年可運鹽幾千斤回蘇州城,從中賺個十兩沒問題。
事到如此,失去三分之一產業控制權的鄭員外心里別提有多難受,但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他強顏歡笑的對楊巡撫說“請大中丞入城,在下略備薄酒不成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