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aatba看著郭推官的表現,林大官人只能深藏功與名,其實郭推官的臺詞都是他寫的。
雖然林大官人是天下第一武狀元,但他現在屬于武官序列。
雖然郭推官只是個監生出身,但他是文官。
文官之間互噴,那是“內訌”。
但如果林大官人這個武官站在道德至高地上,上躥下跳的對一群文官進行政治攻擊,就有點犯忌。
武官在政治上過于高調,容易節外生枝。
如果讓朝廷諸公看到,蘇州一個千戶就敢當眾炮轟欽差、巡撫、知府,會作何想
那是一個小武官所應該做的事情嗎還不如弄個兵變出來,沒準更能讓人接受。
這也是林大官人不愛嘴上講道理,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才符合別人的“刻板印象”。
所以在今天這場面上,林大官人感覺自己不太適合出面,選擇了郭推官作為嘴替。
郭推官開始做著最后的總結陳詞“爾等三人現身蘇州以來,丑行頻現,嘴臉不堪,屢次激起民變,讓蘇州城動蕩不安,敗壞朝廷體面,擾亂朝廷錢糧重地
本官雖然官位低微,但會將這些狀況如實上奏朝廷想必朝廷會給蘇州百姓一個公道”
在場官員都不敢想象,郭推官如果這樣奏報上去,朝廷會怎么看待
人群逐漸散去后,府衙大門這里主要人物只剩下了欽差大臣李世達、李巡撫、石知府。
此外就是盡忠職守的林千戶,此時仍然盡職盡責的站在李世達身邊,虎視眈眈的做好護衛工作。
李世達看了眼林千戶,有氣無力的說“林千戶可以退下了,本院不用你護衛了。”
事情都已經這樣了,繼續把林泰來綁在身邊的意義已經不大。
再說林泰來站在這里鷹顧狼視,他們三個人怎么說點不想讓外人知道的話
林千戶聞言便抱拳行禮道“遵命下官這就告辭了”
臨走前,林千戶又好心提醒說“世事坎坷乃是常態,李欽差千萬不要想不開啊。
最開始我擔心的是李巡撫,后來我又開始擔心石太守。而到了現在,最擔心卻是李欽差你了”
李世達“”
聽在他的耳朵里,林泰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李欽差你不信邪,事情一步步級到了“欽差包庇知府”,那就只能請伱這個欽差“畏罪自盡”了。
欽差大臣李世達隱隱然有些懊惱,自己是不是婦人之仁了
最開始應該是李巡撫畏罪自盡,他沒去勸李巡撫;后來應該是石知府畏罪自盡,他還是沒去勸石知府;而到了現在,輪到他畏罪自盡了,但已經沒有人阻止他了。
沒有勇氣畏罪自盡也可以,那就沒人背黑鍋了,一起爛掉,并且連累整個勢力遭受重創。
看著就要離去的林泰來,李欽差又不解的問道“本院相信,你肯定有無數種更平穩的辦法解決問題
但為何手段如此狠絕酷烈,做事不留任何余地,陣仗也如此大
只為了我等,犯得上如此不惜代價的大張旗鼓么你把我等斬盡殺絕,又能得利幾多”
這是李世達從下船開始,一直到現在都無法想明白的問題。
如果用“規矩壞了”來解釋,也不能完全解釋通。
正常人做事肯定都要算一下“性價比”的,但林泰來這次堪稱是鋪張浪費了。
林大官人冷笑道“我的目標從來就不是你們如果只有你們,哪配得上這些大陣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