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挺又說“從蔡時鼎之事可以看出,揚州鹽務衙門只聽命一人專權,致使弊端重重,應該有所改變了。
揚州鹽務各處關卡哨所使用之鹽丁,皆歸鹽運司掌管,上上下下很容易勾連生弊。
今后可以將鹽丁更替為衛所官軍,讓衛所官軍負責巡邏緝查,與鹽政衙門官吏互相監督,方可使鹽政清明”
戶部尚書王之垣詫異的看了好幾眼柯御史,這些詞一聽就是林氏風格,但是誰教給你柯御史的
難道林泰來隔著兩三千里,還能對你柯御史傳音入耳
稍加思索后,王司徒突然產生了危機感,看來是林泰來在朝廷中另外暗藏了代言人。
這時候,刑部尚書陸光祖感覺自己作為一個嘉靖二十六年的老前輩們,剛才丟了面子。
明明自己剛才提起的是蔡御史彈劾林千戶橫行不法,但結局卻是蔡御史出局。
于是陸尚書又主動提起另一件案子,“先前蘇州府上報請示,對首揆次子申用嘉治罪。
刑部認為應當定罪,但都察院為何遲遲沒有回應”
左都御史吳時來答道“朝廷已經派了欽差前往蘇州,現在肯定要先等待欽差調查結果,而后再議”
陸尚書反駁說“蘇州知府上奏的是人命案,而欽差調查的是蘇州知府貪污案,豈可混為一談
朝廷對人命案之裁決,和欽差調查的事項沒有關系”
吳時來又道“任何官司,沒有只聽一面之詞的道理故而不能只聽蘇州府奏報,還要等首揆表態。”
這意思其實就是,如果首輔真的辭官,那還定個屁罪難道首輔官職還不能頂罪么
陸尚書仗著輩分高,直接呵斥道“伱身為都察院大中丞,卻如此阿諛執政,唯執政之命而從,不配為風憲”
一直很低調的新任吏部右侍郎趙志皋站了出來,提醒說
“朝中議事,最好是對事不對人,大司寇你這話有些過了。而且你們強行要針對申家次子定罪,如此行事也太過了。”
陸尚書凜然回應說“我倒是以為,矯枉必過正
為了蕩清風氣,即便有所偏激也在所不惜,除非是立身不正,所以心虛之人”
大多數人都以為,趙侍郎還會頂撞幾句時,趙志皋卻輕輕笑了笑,只說了句
“大司寇記住,不是只有你們能偏激的。我就看著你們開了先例,如何后患無窮吧”
在大部分人耳朵里,趙侍郎這話有點軟弱了。
忽然又有個通政司官員,站在門口叫道“剛到一件奏疏南京左都御史李世達從蘇州發來的”
東朝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嗎,都知道這是一份很關鍵的奏疏。
此后又聽到那通政司官員說“李世達奏稱,蘇州府府庫官銀賬目不清,知府石崑玉無法擺脫嫌疑
又因石崑玉緣故,屢次激起蘇州城千人以上規模民變,致使巡撫李淶兩次遭受襲擊,甚至被亂民扔進河中
幸賴蘇州衛千戶林泰來極力斡旋,沒有釀成更大禍事,穩住了蘇州城局勢
其后知府石崑玉見局面不可收拾,難以洗清府庫官銀嫌疑,已經畏罪自盡”
通政司官員說這件奏疏的內容后,似乎沒有引發出激烈議論,東朝房里依舊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