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臣們都被這封新到的奏疏雷得里焦外嫩,幾乎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
比剛才那封十幾名文壇領袖聯名彈劾蔡御史的奏疏,還要夸張十倍。
難道被派往蘇州的欽差大臣李世達也喝了幾十斤假酒江左地區假酒這么泛濫了嗎
就算是府庫賬目不清,正常操作是可以報一個“查無實據”,這就是春秋筆法。
結果李世達報的是“洗不清嫌疑”,屁股歪到了另一邊的春秋筆法。
對此所有大臣都難以理解,不明白李世達為什么這樣上報。
還有不能理解的就是,石知府到底遭遇了什么,居然直接自盡身亡
按道理說,石知府敢于查申家,膽子不至于這么小,抗壓性也沒那么差,怎么就會自殺
更詭異的是,欽差大臣李世達與石知府不是一伙的嗎又怎么會眼睜睜看著石知府自殺
甚至李世達的這封奏疏完全沒有為石崑玉辯解,反而給石崑玉定罪,這更像是仇家的手法。
最神奇的是,大家又聽到了“蘇州衛千戶林泰來極力斡旋”這種話。
在揚州城是你林泰來斡旋兵變,在蘇州城還是你林泰來斡旋民變,怎么哪里都是你在斡旋
所以聽完了李世達的奏疏后,大臣們反而更糊涂了,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表態。
大佬不好說話,首輔的御用打手、掌道御史柯挺便率先開口道
“如石崑玉這般貪贓五千兩的人,再給別人定罪,還能可信嗎焉知不是收了好處”
“貪贓五千兩”這幾個字,刺痛了禮部尚書沈鯉,下意識的喝斥道“住口”
人都已經死了,還要潑臟水
柯挺譏諷道“我想起來了,石崑玉出任蘇州府,似乎是沈尚書你舉薦的。”
沈鯉簡直要吐血三升,比起蔡時鼎,石崑玉是更重要的角色,形象也更出眾
為了培養“小海瑞”,他們也是費了不少心血。
哪怕是斗爭失敗了暫時回家也好,總能有東山再起的時候,結果居然直接自盡了
本來為了反轉效果,安排了別人污蔑石知府貪贓五千兩銀子,可是踏馬的弄假成真了
他死活想不明白,李世達到底犯了什么失心瘋,居然給自己人石崑玉定罪,還把石崑玉逼死了。
沈尚書有點懷疑,江左地區是不是被鬼神力量下了詛咒
從王世貞到李世達,一個個都像是性情大變,不分敵我的自相殘殺
柯挺直接開始痛打落水狗,提議道“石崑玉雖然畏罪自盡,但該有的處罰不能少
應當剝奪其本人所有誥封,按照貪贓五千兩重罪,將家產充公”
然后又對兵部尚書王一鶚說“蘇州衛千戶林泰來斡旋民變,穩定局勢,又該敘一次功了”
王一鶚無語,這功勞來的是不是太容易了點
又又來了個通政司官員,還是在門口叫道“又新到一件六百里加急奏疏,是蘇州府推官郭通發來的有必要讓諸公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