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林大官人和張老師談到這里,心里基本已經把織業的信息,以及織業公所的思路摸透了。
無非就是主打一個“投鼠忌器”,第一是要讓他林泰來顧及到張老師的面子。
而且織業能請動張老師,說明他們在士林是有一定人脈的,很多城市縉紳本身就是機戶。
第二個投鼠忌器,就是讓他林泰來顧忌到守備的職責。
如果因為他林泰來的緣故,又惹出了民變,不好向朝廷交代。
與此同時,織業的人力資源也不少,數萬織工那不是號稱,是實打實存在的。
確定了織業公所還是只有這些套路,并沒有什么新花樣后,林大官人的評價就是“幼稚”。
畢竟還只是沒有完全脫離封建制度的“資本主義萌芽”,幼稚點也很正常。
于是林大官人就對張幼于問道“在你印象里,我遇到阻礙時,做事的風格是什么樣的”
這個問題實在太小兒科了,張幼于不假思索的答道“一是直接騎臉打上門去,滅對手滿門
二是直接騎臉打上門去,逼著對手不得不反擊做錯事,然后滅對手滿門
三是直接騎臉打上門去,引誘別人救援,然后滅對手滿門”
其實林大官人也很講策略,但策略還是建立在騎臉輸出的基礎上。
林泰來便又道“那么我今日愿意先談談談,就是我的誠意,我希望老師你能把這股誠意給織業公所帶回去。”
“什么誠意”張老師納悶的問,他確實沒感受到。
林大官人悠悠的說“工業園區很大,大到可以容納成千上萬的織機,我歡迎機戶們將織機遷移到工業園區去。”
張幼于被震住了,你林泰來覺得這算是誠意
臨走前,林大官人又提醒說“老師伱不要忘了,你在工業園區還有十畝地”
張幼于“”
此后數日,蘇州城經濟圈突然爆出了三條重磅新聞,或者說成是一條也不為過。
第一條新聞就是,所謂的胥江工業園區公布了擴張計劃,到下半年增加三百張織機,而不是原來傳聞中的增加一百張。
而且到明年年初,再增加六百張織機,讓園區織機總數達到一千張。
誰都知道,胥江工業園區的背后就是林大官人,而林大官人的執行力在蘇州城是有口皆碑的。
第二條新聞就是,林大官人即將再次北上渡江,去揚州城“招商引資”,從揚州城吸收資金投資工業園區。
這條新聞成功的解答了第一條新聞帶來的疑惑大規模擴張需要大規模投入,本錢從哪里來
原來林大官人把主意打到了揚州鹽商身上,如果影響力足夠的話,這個思路還是具備可行性的。
第三條新聞就是,林大官人在府學參加活動并發表講話,他公開宣稱,蘇州城需要一個能直達的海港
可以利用吳淞江交通外洋,將絲綢產品直接輸出
這是一個更宏偉的藍圖設想,聽到這個講話后,蘇州城有識之士紛紛把視線看向了隔壁松江府。
水量充沛、足以行駛大舟的吳淞江,下游出海口就在松江府上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