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古稱上谷,鎮城作為一座邊境大城,以及大明九邊之首,在本朝還是很有歷史的。
國朝初年,谷王就分封于此。正德朝時,熱衷于巡邊的正德皇帝又在宣府建了行宮,正德皇帝和李鳳姐這個民間傳說的背景就在宣府。
在先前,宣府鎮城是一座比較純粹的軍城,居民以官軍和家屬為主,管理也是軍事化管理。
但近二十年來,隨著隆慶和議后邊貿的大發展,臨近京城腹地的宣府也多了一些繁榮的跡象。
據說在宣府下屬的張家口堡馬市,每年僅官方交易的馬匹數目,就已經超過了三萬匹,價值十五萬到二十萬兩銀子。
如果用gd概念來形容的話,林泰來估計當今張家口堡馬市每年gd規模已經達到數十萬兩白銀,而且以后規模會越來越大。
難怪將來主附易位,本該是宣府鎮下轄小邊堡的張家口堡憑借邊市逐漸做大,最終反過來吞并了宣府。
幾百年后,曾經的九邊之首宣府只是張家口下屬的一個區了,這就是經濟利益的偉力。
林泰來從南關和昌平門進了宣府城后,一邊瀏覽著兩邊街景,一邊聽著向導黑大壯的解說。
如今黑大壯對這位翰林老爺算是徹底服氣了,這種完全不把幾位閣老們當回事的氣質,別人學也是學不來的。
宣府城里機構眾多,情況比較復雜,而且林泰來在這里完全沒有根基。
所以他沒想著上來就大張旗鼓亮相,只打算先悄悄入城,摸摸情況再說。
雖然林泰來也知道,就算悄悄入城,他這身份也保密不了一天甚至一晚上,但總能從另一個角度多了解一些本地信息。
林泰來又隨口問了幾句黑大壯的主人黑曉的情況,黑大壯立刻介紹了一番。
“我家老爺就是我們這些家丁的楷模用林老爺的詞兒來說,就是偶像。”
“宣府城里做家丁的,心里無不對我家老爺充滿景仰”
“因為我家老爺當年曾是一個極品家丁”
林泰來“”
極品家丁黑大壯你說這個是認真的你看起來也不像穿越者啊
又聽了幾句,才明白這“極品家丁”是什么意思,原來黑大壯的主人黑曉雖然名不見正史,但也是個小傳奇。
此人在幼年時在邊境被北虜擄走,青壯年時又于嘉靖三十六年逃回了大明,無以為生只能在宣府成為了一名家丁。
眾所周知,邊鎮武官的家丁其實就是親兵或者家兵,同時也是武官身邊的最強兵。
然后傳奇就誕生了,從嘉靖三十六年到隆慶和議這十多年時間里,這位叫黑曉的家丁參加了七次戰斗,每次戰斗均能斬首一顆,拿了七顆人頭。
不要覺得數量少,當今大明官方對首級的認證極為嚴苛,一場戰役能斬首上百,就可稱為大捷了。
按照現在的大明軍功制度,在宣府鎮斬首一顆就可以升一級。
結果黑曉從一介家丁開始,靠著七顆首級,連續升為小旗、總旗、試百戶、百戶、副千戶、千戶、指揮僉事。
也就是說,從一無所有的家丁升到宣府前衛指揮僉事、游擊,黑曉只用了十多年時間,還在宣府打出了驍勇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