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本地人眼里,黑曉這樣的人不是“極品家丁”又是什么
了解到這里時,林泰來也基本可以確定,黑曉應該就是歷史上崇禎朝北方總兵之一黑云龍的父親。
以林泰來“慧眼識人”的習性,在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還是愿意順便多給“人才”一些接觸自己的機會。
這也是林泰來決定今晚暫住黑曉府中的原因之一。
宣府鎮城的鐘樓叫清遠樓,鼓樓叫鎮朔樓,黑府就位于鎮朔樓的西邊。
到了黑府大門,黑大壯上前去說了幾句話,頓時大門中開,一個五十多歲的武官快步迎出來,就是此府主人黑曉了。
黑指揮知道欽差大人暫時想低調,所以也沒在門口行大禮,只抱拳躬身,熱情的說“快請進”
隨即林泰來一行十幾人也沒在外面逗留,迅速進了黑府。
此時傳奇老武官黑曉臉上的皺紋都快笑成菊花了,沒想到運作義子黑風虎去京師考武試,還能有這樣的收獲,居然把天仙請回家了。
這心情大概就像是幾百年后,在路邊隨手買了張彩票,結果中了幾百萬大獎的感覺。
在堂中坐定后,黑指揮就開口道“我常跟同行講,林狀元就是我輩楷模
別人只佩服林狀元才華功名,而我獨佩服林狀元的膽氣勇略”
哦林泰來雖然面上不動聲色,但心里暗暗想道,這位“極品家丁”從小被擄到草原,卻能生存十幾年并逃回來;
其后又能順順利利的連續七次拿到斬首功績并升級,看來除了驍勇之外,大概也有點“會做人”之類的長處。
又聽黑指揮繼續說“當年林狀元以區區指揮僉事之武職,就能威震江左,接連擊敗了幾個巡撫、巡按、欽差這種拿著關防的大臣。
連我們這些遠在邊塞的粗人,都聽說了林狀元的事跡,無不敬仰拜服啊
所以說,林狀元的大名早就在我們心里了,林狀元的事跡在我等眼里宛如神跡”
林泰來感覺到,黑曉這些話雖然也是逢迎討好,但可能包含了六七分的真心。
畢竟當今奉行的是以文馭武政策,文官對武官的壓制力非常強,在邊鎮說話聲音最大的就是總督和巡撫,武官面對文官是普遍憋屈的。
連伯爵世子、從一品總兵官李如松前年在宣府時,想和三品巡撫許守謙平起平坐,都引發了軒然大波,被迫調回京師。
非常碰巧的是,李如松這事和林泰來搞兵變以及斡旋民亂,乃是同一年發生的。
當時宣府武官目睹了李如松的遭遇后,再耳聞南邊林泰來的事跡,哪個不想活成林泰來的樣子
一言不合就兵變,二話不說就民亂,什么巡撫、巡按、欽差、御史、知府,上去就是干
該抓的就抓,該自殺的就自殺
最后朝廷也沒把林泰來怎么樣,大丈夫當如是也
作為一個極品家丁,黑曉在別人眼里已經很傳奇了。
但他真心覺得,自己和林狀元的傳奇比起來,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即便自己號稱驍勇,但可從來沒有與督撫正面對抗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