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許軍門了解多少”林泰來冷不丁的突然問了一句。
黑指揮愣了愣,林狀元這是啥意思
邊鎮與內地不同,巡撫的軍事屬性更大,所以習慣尊稱為軍門,駐所叫行轅。
林泰來突然提起的許軍門,當然指的就是宣府巡撫許守謙。
見黑曉愣住,林泰來又不懷好意的試問道“我聽說,許軍門為人貪鄙,是也不是”
黑指揮“”
剛才心里還在佩服林狀元連續點草巡撫的英勇事跡,轉眼就聽到林狀元又不懷好意的問起許巡撫,難道又想
不,不,這種下克上逆襲之事看著很爽,但如果拉著自己下場就有點害怕了
什么“大丈夫當如是也”,那都是幻想口嗨,不能當真的
看到黑指揮的反應,林泰來輕笑道“朝廷派我來巡閱宣府,做的就是查訪糾劾的事情。
所以向本地官員詢問許軍門的情況很正常,屬于我職責所在,你不必過多聯想。”
眼見林狀元沒有進一步逼問許巡撫的情況,黑指揮稍稍松了口氣。
他就怕林狀元硬拉自己下水搞事,而自己還什么內情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就成了高層斗爭的炮灰。
事情當然沒這么簡單,雖然林泰來與宣府巡撫許守謙無冤無仇,但是為了結好李如松,林泰來還是打算碰一碰許巡撫的。
如果是其他武官哪怕是國公,也可能并不值得付出代價去結交,但李如松不一樣。
畢竟在萬歷朝中期,李如松就是武將中獨一檔的存在,每逢大戰包括對倭作戰,萬歷皇帝就一定派李如松領軍出征。
想刷軍功或者上陣殺倭,就繞不開李如松,也沒有比李如松更好用的人。
所以林泰來很清醒的認為,李如松值得自己進行“投資”,哪怕是搞事失敗了,也要讓李如松看到自己的行動。
他心里想著事情,嘴里很自然的轉了話題說“近來又聽說北邊風云動蕩,北虜右翼的三娘子和扯力克爭奪順義王封號,你認為最終結果將會如何”
黑曉青少年時在草原上生活了十幾年,壯年后又一直在邊鎮,可以說對邊墻內外情況都非常熟悉。
故而對林泰來的這個問題,黑曉不假思索的回答說“無論如何,扯力克和三娘子最后必定妥協,無非是怎么妥協而已。”
林泰來繼續問道“難道他們之間就不能分裂廝殺起來”
黑曉非常肯定的說“在宣大這段邊墻里外,包括朝廷、北虜右翼在內,所有高層沒人再想打仗”
林泰來很感興趣的說“愿聞其詳。”
在這方面,黑曉算是專家人物,如數家珍的分析說“先說朝廷這邊,第一,朝廷的大方向是與北虜右翼維持和平,與北虜宗主大汗的左翼維持作戰。
這其中除了減輕邊鎮壓力之外,也包含了挑起北虜右翼和左翼內訌爭斗的策略。
所以朝廷不希望北虜右翼陷入內訌混亂而衰落,讓北虜左翼宗主大汗重新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