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皇帝總覺得張鯨不太靠譜的樣子,便參考了申時行的意見。
先下旨勒令林泰來閉門思過,以觀后效,其他暫時就沒有了。
這讓張鯨心里有些許不滿,皇帝竟然偏信于申時行,而不是他這個東廠提督。
如此林泰來就無法再當衙溜子,只能老老實實呆在的林府里,哪里也不能去。
本來翰林院掌院的陳學士還尋思著,組織翰林們向皇帝抗議一下。
在沒有關于政治問題方面大罪的前提下殺個虜酋不算政治性質的大罪,動用錦衣衛捉拿在職翰林這種行為不可取。
但是看到林泰來被圣旨關在了家里,哪里也不能去,也無法來翰林院指導工作,陳學士忽然又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不用去抗議了,皇帝圣明。
萬歷皇帝很生氣,皇帝的臉面就這么不值錢,被你們當成黨同伐異工具,如此隨意對待
里里外外的,全都是王八蛋
這么明顯的事實,他就不信林泰來還能翻案
林泰來立刻解釋說“這都是廠公挾私污蔑,我是一個老實人,根本不會設餌釣魚這種精妙的技術。”
要知道,趙志皋已經六十六歲了
林泰來干了一碗雞湯說“機會從來是留給有準備之人的,所以我們要先做好準備,萬一機會出現了,也不至于錯失良機。”
司禮監掌印張誠代表皇帝開口道“欽差林泰來殺虜酋這件事,到底是什么情況,陛下也不甚明了,都說說吧。”
你一句毫無必要的話,就讓敵人大為受益,不是蠢才又是什么”
正是因為心眼比不過別人,所以才會屢屢采取動手這種莽撞方式。
“你先看名單。”林泰來說。
打也打不過,斗嘴也斗不過,張鯨心里更加窩火
萬歷皇帝板著臉坐在寶座上。皇帝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燭光下的林泰來像個精密的機器人,冷冰冰的說“現在要開始為推伱入閣而布局謀劃了,你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林泰來把削去刺的荊條遞給趙志皋,“你試試,沒了刺的荊條,握著是不是舒服多了。”
趙志皋一語雙關的問道“你在干什么”
北虜左翼的宗主大汗土蠻汗近日聲稱,要為被殺的喀拉慎部頭領來三兀報仇。
林泰來狠狠的說“我剛才說過了,你沒有聽明白么
把名單上的人都干掉,或者壓制住那么你趙志皋豈不就是獨一無二的入閣候選人了
目前而言,于慎行于侍郎就是最大的競爭對手,所以我列在了第一位。”
這種換人頻率,在整個大明朝都是相當炸裂的,但凡研究大明黨爭史都不能忽略這幾年。
剛當上吏部左侍郎才五個月的趙志皋愕然,感覺非常突兀。
申首輔這才恍然大悟,難怪林泰來先前似乎有恃無恐。
林泰來嘆口氣說“我官卑職小,無法按正常方式那樣提攜你。
這問題甚至不用張鯨回答,京城所有人幾乎都能給出正確答案,這是肉眼看得見的答案
林泰來朝向皇帝,奏道“所以說,臣就是一個老實人。
薊鎮順藤摸瓜的經過打探得知,被林泰來殺掉的來三兀去年曾與北虜左翼的土蠻汗合作,參與了對薊遼方向的侵掠
我從現在開始,要想辦法一個個廢掉,或者壓制住。”
后面則是趙用賢、羅萬化,黃鳳翔、朱賡、陳于陛、張位、鄧以讃
看完名單,趙志皋發現,這里面除了趙用賢和鄧以讃是隆慶五年進士以外,剩下的都是隆慶二年進士。
除了字面意思之外,還暗含了潛臺詞這事該怎么解決才能維護皇帝的體面
至于能不能聽懂,就看各人的修為了。
正當林泰來放飛思想的時候,忽然有個尖刻的聲音傳入了耳中。
而且這四位閣老,除了許國之外,年齡普遍偏“年輕”。
張鯨抱著對林泰來極大的怨氣,迫不及待的率先發言“此事的性質很明顯,就是林泰來設餌釣魚
然后林泰來又故意在北鎮撫司認罪,陷陛下于不義此乃欺君之罪”
而京師官場中最著急的人,就是吏部左侍郎趙志皋了,有點關心則亂的意思。
林泰來轉頭看去,原來是東廠提督張鯨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