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保不住,也不會引火燒身,沒什么危險。
施綸聞言大喜,請求道:“愿隨從九元公前往武昌。”
也不知道是不是生怕林泰來跑了,救命稻草就沒了,所以請求跟隨。
林泰來也無所謂,自家隨從有二百多人,再多一個也不影響什么。
次日繼續出發,林泰來坐在船上,一邊欣賞漢水兩岸風光,一邊與顧秉謙、施綸閑談。
作為絕對核心人物的林泰來忽然有感而發的說了句:“當今的湖廣特別是湖北,真是個最有趣的地方。”
顧秉謙心里波瀾不驚,因為在東主日常里,突發的奇談怪論實在太多了,沒必要動輒大驚小怪。
但施綸一心逢迎林泰來,腦子立刻開始高速運轉。
但是都運轉到快燒了,他也沒想明白,“最有趣”到底是何解。
這時候,又聽到林泰來繼續補充了一句:“未來這十幾年在湖北做官,應該不會無聊。”
施綸的大腦繼續運轉到冒煙了,還是沒有理解九元公的深意,但又不敢隨便發問,唯恐犯了窺測上位者心思的忌諱。
幸虧有顧秉謙詢問道:“東主何故有此感言?”
林泰來倒也不是胡編,在萬歷中期,湖北絕對是最出樂子的地方之一。
而后閑著無聊的林泰來生了些談興,隨口道:“首先,這地方近年來文學興盛,三袁公安派不就發源于湖北么?”
施綸腦補了一下,這幫人講究解放天性,時常縱酒縱欲,要說“有趣”也不是不行。
而后林泰來繼續說:“其二,聽說李贄李卓吾近年一直在麻城講學,聽講者有數千人?”
施綸驚訝道:“連九元公也聽說過李卓吾?”
林泰來點頭道:“狂禪之說,早有耳聞。”
這位李贄,在晚明思想史上也是個鼎鼎有名、極為特立獨行的人物,甚至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此人主要特點就是反傳統理學,曾有一句名言——不必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堪稱石破天驚,其他讀書人誰敢這么說?
而且李贄曾經公開抨擊程朱理學為偽道學,更是狂人里的狂人。
即便林泰來以狂聞名,私下里對理學不以為然,但也沒公開這樣說過。
不是在晚明這種民間寬松的環境,還真生不出李贄這樣的人。
只是在歷史上,李贄的結局不大好,后來被極端維持理學道統的官員連連向皇帝檢舉。
萬歷皇帝便下旨捉拿李贄勘問,但下獄后李贄就自殺了。
在晚明這種思想言論寬松的環境里,李贄都能被打成思想犯,可想其觀點多么驚世駭俗。
施綸見林泰來提起李贄這個爭議性巨大的名人,一邊小心翼翼觀察林泰來的臉色,一邊回話說:
“九元公有所不知,今年李卓吾被告為左道倡亂、妖言惑眾,目前被左布政使劉東星接到藩司衙署避難。”
主要是李贄這個人的爭議性實在太大了,就算在湖廣官場內部,對待李贄的態度也是非常分裂的。
如果不是左布政使劉東星這個巡撫之外的最大人物庇護了李贄,還指不定鬧成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