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夢熊正琢磨著,怎么把話頂回去時,忽然有個通政司官員出現在東朝房門口。
然后朝著眾大臣叫道:“遼東巡撫急報!倭兵攻破朝鮮國王京,朝鮮國已經半境陷落!”
眾官員:“”
臥槽啊這朝鮮國到底行不行啊?從倭兵登陸釜山到現在也就半個多月吧,怎么連王京漢城都丟了?
“尹卓然我戳你娘!”一片震驚到無語的環境里,陸總憲突然率先失態了,很不體面的破口大罵。
東之強國、三千里縱深、據險而守、兵馬可用,就這?就這?
其他人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甚至有點同情陸總憲。
什么叫“對朝鮮國情況略懂一二”啊,也不知道是被誰忽悠了。
王禹聲突然再次跳了出來,也不結巴了,指著爺爺輩的陸光祖說:“你就是年邁無能、識見不明,說你還不服氣!”
“閉嘴!滾!”陸光祖像是被激怒的老獅子,對著孫子輩的王禹聲斥道。
王禹聲再次指責:“你身為言官之長,竟然還妄圖堵塞言路!
年邁無能、識見不明、因私廢公、堵塞言路,你不配為左都御史!”
陸光祖:“”
兵部左侍郎石星站出來打圓場說:“即便陸總憲判斷有所偏頗,難道林泰來就是正確的?
無論如何也用不了十萬大軍,只要從遼東派一二將官率領本部兵馬援救即可!
等我大明這批天兵入朝,在朝鮮軍兵協助下,便可剿滅倭寇!”
跟林泰來“十萬大軍二十萬銀兩”比較起來,石星這個提議顯然更“妥善”。
反正大明朝廷的習慣思維就是這樣,遇到敵情后穩住防御,然后調動幾千最多上萬兵馬去鼓搗一下。
討論了一番,眾官員還是傾向于石星的提議。
雖然朝鮮國王京失陷,一半國土沒了,但好歹還剩著一半呢,總不能廢物到全境淪陷吧?穩住再慢慢反攻就行了。
但王禹聲想著自己的任務,不依不饒的說:“但陸總憲年邁無能、識見不明、因私廢公、堵塞言路,怎么說?”
陸光祖摘下官帽,怒氣沖沖的說:“我用這個官位做押注,支持石侍郎提議!
若以后真需要林泰來所言大軍,我自當辭官謝罪!”
面對這種話術,年輕的王禹聲愣了愣,下意識的說;“你能…立個字據嗎?”
眾人:“……”
王鏊大學士的后人咋是這樣尖酸的呢?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