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朝鮮國是大明的籓屬國,但他尹卓然作為正使,嘴上不能丟了小國的尊嚴!
民族自強,從嘴炮做起!
陸光祖默然良久,再想想嘉靖朝抗倭的經驗,便覺得尹正使所言不差。
倭寇這東西,也就能在沿海突進百十里地吧。
再怎么說,朝鮮國也是號稱東之強國,哪能需要大明調集十萬大軍去救援?
次日,百八十號人聚集在東朝房這里,這種廷議的規模可比廷推大多了。
六部郎官、科道言官想來的都可以來參加,主打一個集思廣益,廣泛征求意見。
三年級御史、更新社社員王禹聲站在人群里,心里忐忑不安。
他現在正處于一個關鍵階段,需要一點業績來助推。所以組織上決定了,今天由他來主攻,主要目標就是陸光祖。
對于出身富貴的王禹聲來說,確實不擅長撕破臉懟人這種活,被林泰來懟的經驗倒是有一些。
他爺爺的爺爺已故大學士王鏊留下的家傳學問,也沒說怎么懟人啊。
王天官作為外朝第一人吏部尚書,廷議也需要他來主持,但他簡單宣布了一下開始,就閃開了。
這種似乎沒有人事斗爭的會,王天官毫無興趣。
心情極為緊張的王禹聲聽到廷議開始,頭腦一熱,就沖了出去,對著陸光祖有點結巴的說:
“陸,陸總憲!你年邁,年邁無能、識見不明,還有誤國!在朝鮮國事務上因私廢公!”
陸光祖一臉懵逼的看著王禹聲,你踏馬的算老幾啊?
事情還都沒擺開說,上來就直接開始人身攻訐,你禮貌嗎?
懵逼過后,就是盛怒!毛都沒長齊的東西,老子進入朝堂的時候,你爹可能也就剛出生!
“是誰給你的勇氣?”被激怒的陸光祖對二十六七歲的王禹聲質問道。
王禹聲往后面縮了縮,“左都御史難道不讓人說話了?”
陸光祖不想繼續理睬王禹聲這個小垃圾,便轉身朝著眾人高聲道:
“這百十年來,東海倭寇之患時時可能有,而朝鮮國亦在東海,林泰來偶然猜中一次倭亂,也不能說明什么。
反倒是林泰來借朝鮮國倭亂之事,正可實證林泰來之心有異志,陰圖不軌!”
王禹聲頑強的刷著存在感,又站在了陸光祖前面,反駁說:“怎么就實證了?你說實證就實證?”
陸光祖想著“年邁無能、識見不明”,怒氣漸漲,便擲地有聲的說:“經我深入研究分析,對朝鮮國情況略懂一二!”
想著證明自己,陸光祖又繼續說:“朝鮮國雖然不能與大明相較,但也有三千里縱深,多有山川險要,兵馬軍民可用。
倭寇雖然一時趁朝鮮國不備,登陸成功,但朝鮮國各地仍可拒險而守,再調集國中兵馬圍剿,足可滅除倭寇!
情況就是這個情況,但林泰來卻倡言調集十萬大軍,劃撥二十萬銀兩,難道不是所圖不軌?”
雖然有些人比如兵部尚書葉夢熊很想幫林泰來說話,但面對“十萬大軍二十萬銀兩”這個看起來極為離譜的提議,說話真的硬氣不起來。
陸光祖感覺達到了久違的巔峰狀態,嗓門蓋住了所有人,“必須否決林泰來奏議,并且申斥林泰來,禁止其再管兵事,以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