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伯府中,一對中老年武官看著這份將官名單,雙雙皺起了眉頭。
因為這份將官名單里,就沒有姓李的人!
“不應該啊。”中年武官李如松忍不住喃喃自語,“怎麼可能不用我李家人為將?”
李家鎮守遼東二十多年,自家老爹去年年底才被解職,如今的遼東將官多出自李家門下。
如果向朝鮮方向出兵,即便要從其他邊鎮調兵,但主力肯定還是遼東軍,大軍后方基地也必定是遼東。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哪能不用熟悉遼東軍的李家人?
老年武官李成梁猶疑的看著好大兒,“你真的與林經略以兄弟相稱?莫不是欺哄為父?為什麼他不用李家人?
還是說,近年你懈怠了,給他送的金銀人參數目少了?”
李如松答道:“這根本就不是錢不錢的事,林老弟他一定有什麼考慮。”
李成梁目光又回到將官名單上,指著一個名字說:“在這份被徵調將官的名單里,以麻貴的資歷威望最高。
有沒有可能,林經略想用麻貴為統領全軍的主將,所以就不用我李家人,以免影響到麻貴的威信。”
更了解林泰來的李如松稍加思索后,開口道:“更有一種可能,林九元根本就不想設置一個統領全軍的主將。”
李成梁像是聽到了天方夜譚,詫異的說:“不設置主將,那由誰統兵上前線?誰來直接指揮各路兵馬?”
在李成梁的認知里,文臣不管叫巡撫總督也好,還是叫經略也好,都是坐鎮大后方的角色。
在一線統領和指揮大軍丶乃至于上陣殺敵的,還是總兵官之類的主將。
比如這次出兵,經略就應該坐鎮后方遼東,而將官才負責具體領兵進入朝鮮作戰。
所以如果大軍出動,沒有“提督軍務總兵官”之類的大將,那不是開玩笑麼?
就連小說話本里,也知道編一個兵馬大元帥角色出來。
李如松苦笑道:“父親所說的都是常理,但父親可曾見過,先登破城的文臣監軍?林九元偏偏就是不講常理的那個。
所以我估摸著,林經略這次不會坐鎮后方遼東,而是親自領軍進入朝鮮。
若是如此,又有什麼必要再設置總督軍務的大將?
這些相關的職責,林經略足以一肩挑了,再多一個總領全軍的大將,純屬多馀。”
李成梁:“.”
自己是不是已經老了,完全跟不上時代了?
想了想后,李成梁又問:“我們李家若想為總督大將,爭得過他麼?”
李如松實話實說的答道:“難!除非有皇上全力支持,但如今皇上肯定信重林九元。”
李成梁嘆道:“從遼東出兵,若我李家人缺陣,豈不成了笑柄?
但林經略的心思當真猜不透,你可去拜訪林經略,不要繞圈子,直接詢問他的心意。”
在這月黑風高之夜,李如松偷跑到林府,看看好像正在開更新社內部會議,便坐在穿堂等待。
過了一刻鐘,林泰來出現,李如松就單刀直入的說:“今日見經略幕府徵調將官,為何缺了我李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