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在林經略的心目中,肯定是部下的列位將官更重要,要接見也是先接見將官。
但沒想到朝鮮方面遠接使來的如此之快,林經略剛住了一晚上,次日朝鮮國遠接使就過江來了。
大明向朝鮮國頒布詔書,并不是隨便一發就完事了,必須要有一套禮儀。
林泰來雖然覺得這很浪費時間,但也不能輕忽,不然就是丟了天朝上國的威嚴。
按照往常慣例,遠接使要先向大明使臣奉上《迎詔儀注》,仔細說明這次如何迎接詔書,以及各項禮儀規范,并與大明使臣進行商議。
林泰來收了《迎詔儀注》,就讓朝鮮國遠接使趙敬高先去休息了。
幕府屬員里有個叫崔五魁的人,本是行人司行人,以前跟隨大明使節去過三次朝鮮國,對朝鮮國情況比較了解,這次就作為專業人才招納進了幕府。
此時林經略把崔五魁叫了過來,一起研究朝鮮國送來的《迎詔儀注》。
畢竟涉及到大量外交禮儀細節,他林泰來在這方面并不專業,萬一丟了臉就罪莫大焉。
果然崔五魁看了看后,就立刻指著一行字,向稟報說:“這里有問題!”
林泰來看向崔五魁所指的地方,上面寫著“行鞠躬禮”。
崔五魁看林泰來對禮制不是很了解,便解釋道:“國朝初年,朝鮮國王迎詔,行最隆重的五叩三拜禮。
土木堡之變后改元時,大明使節前往朝鮮宣詔,被當時朝鮮世宗哄弄欺騙,改為了鞠躬禮。”
聽到“世宗”兩字,林泰來就莫名想起了上輩子時空的“世宗大王驅逐艦”,船體自動開裂的那個。
結合當時的“國際形勢”,林泰來大概就能明白,為什麼那時候朝鮮國將五叩三拜禮改為鞠躬禮了。
在那個時間點,大明剛剛遭遇土木堡之變,而朝鮮國正處在一個自恃“強盛”的階段。
不再是李成桂篡位開國,惶惶然唯恐被天兵懲罰的心態。
所謂的“朝鮮國世宗”向西北和東北開疆拓土,利用大明勢力撤退后的真空,驅逐了盤踞半島北部的女直人,把朝鮮國疆域推進到了鴨綠江圖們江一線。
在這種民族膨脹心態下,又看到大明遭受土木堡之變這樣的巨大挫折,朝鮮國世宗才敢于糊弄欺騙大明使臣,將迎詔的五叩三拜大禮改成了鞠躬禮。
不得不說,這種行為實在太符合林泰來對半島人性的認知了,一點都不“意外”。
林經略一邊想著,一邊繼續聽著崔五魁講解:“而后朝鮮國君臣上下就一口咬定以鞠躬禮為舊制,與大明爭執了八十多年。
再后來直到嘉靖朝,才又由鞠躬禮改回了最隆重的五拜三叩禮,并一直奉行至今!”
此時崔五魁越說越氣憤,“卻沒想到,朝鮮國這次居然又想偷偷改成鞠躬禮,實在叫人難以理解!
在我看來,這分明是朝鮮國君臣看不起經略,覺得經略你年少好欺哄!”
林泰來突然開口:“欺天了!并非欺我!”崔五魁連忙道:“是!是!”
林泰來又吩咐道:“你將朝鮮國遠接使趙敬高叫過來!”
崔五魁奉命而去,去喊遠接使趙敬高過來。
正當這時,紅光滿面的李如松笑著走進幕府大堂,很不見外的叫道:“你來得真遲!”
林泰來和李如松提前約定好了,今天先見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