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天兵和倭兵之對比
李如松原本以為,經略大臣林某人會一直跟隨著第一兵團行動,自己要一直被籠罩在經略大臣的陰影下。
畢竟第一兵團兵力最多丶實力最強,所以跟著第一兵團行動肯定最安全。
而且第一兵團明顯是主力,進攻方向要沿著西海岸收復平壤丶開城丶漢城這朝鮮國三京。
就算從政治影響力來說,經略幕府也應該跟著第一兵團。
所以李如松真的沒想到,林泰來居然會主動說放手給自己“獨立領軍”的機會。
隨后便聽到林泰來說:“不過現在人多嘴雜,所以等總結完平壤之戰,你我單獨再議。”
李如松心里十分癢癢,但又不好繼續追問,否則就顯得情商太低了,像是盼著林經略早點離開似的。
暫時打發了李如松,算完前夜的舊帳,林泰來又對眾將官說:
“這次經過與倭兵的正式交鋒,爾等有何心得體會,可一一道來。
如果有什麼疑惑不解之處,本部院也可為爾等解答。以后再面對倭兵時,爾等可以更加心中有數。”
不過還是冷場了,第一兵團眾將官面面相覷,沒人發言。
畢竟剛被經略大臣陰陽怪氣的訓斥了一番,心里已經產生了些許畏懼感。
林經略也不著急,讓家丁親衛燒開水,品嘗了一下小西行長留在風月樓的茶葉,隨即一口“呸”了出來,罵了句“垃圾”。
“不會吧?跟倭兵打了一天一夜,爾等一點感想都沒有嗎?”林經略詫異的問道。
李如松還想早點結束“總結大會”,然后詢問自己“單獨領軍”的事情,就趕緊帶頭發言說:
“按照往常經驗,城門被破后,攻城戰基本也就結束,一般不會再發生有組織的抵抗。
但這次在平壤,我大軍已經入城,倭兵竟然依托數個城中土壘,仍然保持有組織的抵抗,實在與我中國情況不同。
如果不是不惜代價的大肆縱火,燒死了土壘中數千倭兵,還沒那麼容易徹底拿下平壤城。”
林泰來點頭道:“你觀察出的結論是對的,倭兵的守城習性確實與我中國不同。
據我所猜測,應當是倭國受限于技術和資源材料,他們國內筑城水平欠佳,城池不大,城門也很脆弱。
所以在倭國內戰中,破城門并非難事,破城門之后的巷戰和天守閣之戰才是重點,這就是他們的守城習性。”
李如松恍然大悟,沒想到自己只是隨便起了一個話頭,林經略還真能解答。
不管到底是不是編造的,反正聽起來也能自圓其說。
李如柏也大著膽子說:“小西行長和一萬殘兵逃出東門時,在下本縱隊兩千騎率先追擊。
倭兵也曾一度列陣反擊,雖然看起來陣容嚴整但放了幾槍后就仿佛陷入了呆滯,然后便被我騎兵沖垮。
以此看來,倭兵似乎并不強,感覺一萬倭兵只需上千精銳騎兵便可擊潰。”
林泰來略加思索后,也回應說:“你這個感覺也不算錯,當今倭兵戰力肯定不如我大明邊軍。”
不管后世倭吹再怎麼吹,事實也是在朝鮮參戰的大明官軍時常幾百騎就敢沖擊數千上萬的倭兵,長時間打下來兩方總體戰損比例在一比四左右,大明一,倭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