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兩日后,發現遇到最大的困難的是柴火問題。
朝鮮國北地雖然多山,但都是石山,山林本就不算茂密,又正逢冬季,可取用燒火的木材就更少了。
三萬多大軍每日夜晚扎營住宿所用柴火不是小數目,在附近砍柴經常不足用。
這日傍晚時候,林泰來正在通過崔五魁翻譯,與惟政大師討論如何派朝鮮探子打聽軍情。
卻見前鋒大將董一元來到中軍主營,向林經略稟報導:
“先前軍門吩咐過,要盡力維持軍紀。方才時候,因為軍中柴火實在不敷使用,有輜重營軍士擅自拆了附近村落的幾間屋子,以此為木柴燒火。”
本來以這時代的習氣,大軍過境,軍士犯點事也驚動不到林泰來這級別。
但是一來林經略前面強調過軍紀,二來柴火問題實在令人頭疼,如果解決不了柴火問題,很可能造成很多非戰斗減員。
所以董一元就向林經略稟報,看看林經略是個什麼態度。
林泰來抬眼遠眺,看了看光禿禿的山峰,心里也是無可奈何。
他當然明白,董一元前來稟報的意思就是,能不能繼續這麼干?
在這種季節,如果房屋被拆了當柴火,那居民還怎麼過?
可是又如果連大軍自身生存都遇到威脅,還能對將士有更多道德要求麼?
能趴在雪地里凍死也不犯規的軍隊,并不屬于十六世紀末這個時代。
想了想后,林經略下令說:“如果將士實在無柴火可用,就聽其自便吧!”
無論如何,也該先保證大軍的軍心和生存,不然拿什麼去打倭兵?
自從規劃東進開始,已經克服如此多困難了,不能因為一個柴火問題而前功盡棄吧?
然后林經略又悲天憫人的說:“若對沿途山村屋舍有所損毀,就以我私囊來賠償!
我隨身攜帶著若干銀兩,每毀損一間民眾屋舍,我個人賠償五錢銀子,算是對民眾聊表歉意。”
董一元:“.”
聽說朝鮮國人根本不認銀子,銀子就不是貨幣,更別說山村里的村民了。
再說大冬天房屋被拆了,在山里拿著不能當錢用的銀子也活不下去啊。
所以林天帥你這五錢銀子,是不是有點多馀?
“沒別的事情就滾吧!”林經略對董一元喝道。你這沒半點政治頭腦的武將,懂什麼叫作秀麼?
政客作秀從來不是真正為了作秀對象,而是給別人看的。
事情既然要做下了,能挽回一點影響就挽回一點。
趕走了董一元,林泰來好像才注意到,旁邊還有個“外人”,朝鮮國的惟政大師一直沒走。
崔五魁低聲請示說:“剛才惟政大師詢問發生何事,是否要告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