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經略指示說:“這種事終歸是瞞不住的,你就如實告訴他吧。”
惟政大師聽了崔五魁的翻譯后,低頭默默無語。
林泰來試探著問道:“本部院是否有傷天和?”
惟政大師低頭念了幾句經文,然后才開口說起來,崔五魁同步翻譯著。
“佛家也有相應典故,那就是『一殺多生』,殺一人救多人也。
殺生雖為罪惡之業,然殺一人,得生多數之人,則卻為功德。
瑜伽論第四十一曰: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
林天帥便如此思維,以憐憫心而拆其房屋,所為征伐倭鬼。由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林經略終于能親自感受到,什麼叫“自有大儒為我辯經”了。
不過他還是疑惑的看著崔五魁,質問道:“這麼一大段,到底是惟政大師說的,還是你聽不懂惟政大師的朝鮮話,自己編出來的?”
崔五魁:“.”
經略公你到底是太高看他,還是太小看他?
在大山里鉆了七天后,林經略率領的大軍終于陸陸續續的走出了山區,東海岸已經遙遙在望。
更可喜可賀的是,非戰斗減員很少,七日苦難行軍圓滿結束!
一方面得益于準備較為充分,另一方面還要感謝天公作美,沒有下大雪。
還有就是大明邊軍多年積攢的家底雄厚,畜力充沛,極大減輕了行軍負擔。
趕赴朝鮮國參戰的大明官軍,兵員和馬匹數量比例基本上能達到一比一的地步,騎兵占比在百分之五十。
無論對于朝鮮國還是倭寇,這幾乎都是不可想像的國力。
看著前進方向的地勢漸漸平緩,而且沒有遭到任何阻擊,林經略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
這說明他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了三分之一需要去完成!
同時沒有遭受任何襲擾和阻擊,這說明倭寇迄今為止,仍然沒有覺察到,有大明天兵敢在冬季橫跨數百里山區,從西海岸大范圍的轉移到東海岸。
此時林經略沒有更多時間興奮,出了山區后,馬上下令按照計劃,長驅數十里直奔咸鏡道最南端的永興。
突然殺出的大明官軍如同天降,輕而易舉的全殲了數百猝不及防的駐守倭兵,順利攻占了永興。
到此林泰來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氣,能稍微睡個安穩覺。
整個咸鏡道形狀狹長,礙于地形,幾乎所有城市都是沿著海岸分布,完全在一條線上。
永興之于咸鏡道,就好比錦州之于東北,拿下了永興,就截斷了咸鏡道倭軍主力的退路,可以從容的“關門打狗”。
更令人驚喜的是,在永興發現了數百石大米,雖然不是很多,但也能稍微給深入敵后的大軍增加一點安全感。
林經略下令大軍暫時在永興休整,并改善一天伙食,同時等待朝鮮探子回報倭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