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這經略大臣并不是作秀,而是真的上啊,兩次“先登”丶手刃數十敵的含金量,他們這些將官哪能不知道?
麻貴苦笑道:“林軍門實乃深不可測,我又哪里猜得出,到了咸興再看。”
兩日后,麻貴兵團十一個縱隊加三個經略直屬標營拔營而起,朝著一百多里外的咸興府進軍。
朝鮮國八道版圖里,平安道和咸鏡道是最后納入的地方。
在朝鮮國的觀念里,這兩道都是邊疆區,屬于“西北禁錮”之地,赤裸裸官方歧視地區。
所以李朝在這兩地尤其是咸鏡道的統治基礎非常薄弱,這是加藤清正兵團能在咸鏡道長驅直入的原因之一。
咸興府在朝鮮國算是一座大城,乃是朝鮮國李朝太祖李成桂的起家之地。
出發后第三天的中午,大明官軍的兵鋒抵達咸興城外。
第三兵團主將麻貴向林經略請示,如何扎營。
林經略便吩咐說:“你兵團分二千兵馬與本部院,加上三個經略標營共計八千兵馬,在城北扎營。
你兵團其馀一萬五千兵馬,在城南扎營。”
麻貴只覺得,這個布置聽起來真踏馬的外行,但是想了想倭兵的戰斗力,還是忍了。
就算是八千人扎營,應當也足以抵擋數萬倭兵的攻擊了,安全性沒什麼問題。
然后又聽到林經略下令說:“重炮都部署在你們城南那邊,以你們城南為主攻方向,明日開始攻城,而本部院在城北督戰策應。”
聽到主攻丶策應等幾個詞,麻總兵的臉皮忍不住抽了抽。
打平壤時,林經略你就是讓李如松在西城主攻,然后你這個策應卻偷偷在另一個方向先登破門。
林經略看出了麻貴的心思,誠懇的說:“相信我,這次本部院真的是策應。”
麻貴回到本營,便點了楊登山說:“你縱隊暫時歸屬林軍門直屬,去城北扎營!”
楊登山愕然道:“為何是末將?”
麻總兵的理由十分充分,“因為林軍門的武門生黑風虎在你麾下!”
咸興城倭軍守將丶加賀守丶三十六萬石佐賀藩藩主鍋島直茂站在城門樓上,默默的注視著遠方的大軍。
這是一支軍容極為陌生的大軍,駿馬多到不比人少的地步,戰車列陣訓練有素。
不用多想,這陌生大軍肯定就是朝鮮人口中的大明天兵了。
三天以前,就收到了南邊永興失守的消息,只是當時還不確定,是哪方兵馬占據了永興。
現在這個疑慮則可以徹底解答,奪取永興的肯定就是明軍。
但是鍋島藩主還是想不出,這支明軍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一時間也不知道,其他地方到底遇到了什麼情況,難道西線小西行長那廢物已經迅速敗北了?
不然的話,從西線進入朝鮮國的明軍如何還能有馀力分出兵力,出現在東海岸?
現在鍋島藩主心里有點后悔,不該把自己的長子勝茂也帶出來。
這種對手,只看軍容就遠比自己想像的要強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