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由翰林院編修周應秋主持,這已經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場面。
雖然林黨的支柱是首輔丶天官丶大司馬這三角形,但林泰來不在時,負責居間聯絡的人卻是周應秋。
畢竟首輔丶天官丶大司馬太過于惹人注目,很多時候不方便行動,連內部會議都可以不用參加。
而用周應秋充當總聯絡人和內部會議主持人,也并非是林泰來刻意指定,而是在長期的斗爭和實踐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情況。
第一是周應秋臉皮足夠厚;第二是周應秋騷主意最多丶應變能力最強;第三是周應秋對林泰來態度最狂熱,隱隱然被公認為“第一走狗”。
在這三項特質上,目前社團中沒有任何其他人能比得上周應秋,
故而當林泰來不在京師時,總聯絡人和內部會議主持人的重任,漸漸的就落到了周應秋身上。
本來負責這些的人是林泰來的實在親戚丶好妻侄丶吏部核心官員王象蒙,但不知不覺丶潛移默化的就變成了周應秋。
甚至連王象蒙本人都覺得,周應秋確實更合適。
能憑藉天賦和實力取代“上層關系戶”,對此別人不服不行。
今晚會場在王象蒙住處舉行,畢竟王家空間比較大,這里當初可是戶部尚書宅邸。
在堂中已經點起了火盆,更新社骨干成員三三兩兩的閑談,只有周應秋閉目獨處。
只有在九元真仙面前,周應秋才會拿出最大的熱情,甚至狂熱到自己人都覺得過分的地步。
但周應秋與社團其他人之間,卻都保持著淡淡的疏離感,別人也都習慣了這一點。
“天色不早了,開始吧,有事說事。”周應秋忽然睜開眼說。
堂中暫時安靜下來,沈珫先開口,將今日朝鮮國尹正使的傳話轉述了一遍。
周應秋毫不猶豫的說:“讓他去鬧,盡管大鳴大放,越大越好。”
沈珫疑惑的問:“這是為何?里面有什麼門道?”
周應秋答道:“這里面有些機密,已經向趙首輔報備過,暫時不便于在社團內公布。”
于是沈珫便不說話了,社團有紀律,不該問的不問。
而后王象蒙開口道:“總算將文選司郎中擠兌走了,
周應秋說:“王前輩一定要拿下。”
王象蒙說:“盡力而為。”
周應秋又說:“不是盡力,而是一定。如果放在正常時候,文選司郎中的爭奪必定十分慘烈。
但如今對家所有的精力都在吏部尚書上面,他們能用在吏部的全部資源都要用來爭奪吏部尚書。
所以競爭文選司郎中的壓力小得多,這也是王前輩你的良機,如果拿不下就太可惜了。”
如此眾人又說了幾件事情,將最近需要告知社團的事務討論完畢。
最后周應秋發言說:“九元公曾言,每每他不在京師時,清流勢力總要小小的反彈一下,然后等他回京來收拾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