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兩線都遇到難題(求月票!)
萬歷二十年十一月初七,正好是林天帥領兵入朝一個月的時間。
西線第一兵團主將李如松在距離王京漢城一百五十里的開城聽說,倭兵要撤出王京漢城,于是果斷繼續南下。
出了開城,沿著道路向東南漢城方向行軍,才走了十幾里后,李如松忽然心有所感,駐馬對朝鮮國向導問道:“前面是哪里?”
朝鮮國向導通過翻譯答道:“前方一二里就是大成洞。”
朝鮮國最基層的村級單位不是洞就是里,最高級的行政區是道,對此李大將也逐漸習慣了。
至于道和村之間的府丶州丶郡丶縣,李大將至今也沒完全整明白。
更不明白的是,朝鮮國就這麼大地方,道丶府丶州丶郡丶縣這麼復雜丶層級這麼多的行政區是怎麼同時存在的,聽說另外還有好幾個大都護府和都護府。
每每想到林軍門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廟小妖風大丶水淺王八多”,就感覺越來越貼切。
左右親衛看著李如松駐馬不前,莫名其妙的問道:“有何不妥麼?”
李大將臉上現出幾分迷惑,指著腳下土地說:“先前與林軍門閑談時,他說一定要在這里修建屋舍,起名叫板門店。”
很多親近人都知道,林九元嘴里經常蹦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宛如謎語,叫人十分難懂。
李如松想破頭也想不明白,林九元專門提到的“板門店”究竟是什麼意思。
繼續前進,在路上與左右親衛閑聊時,便有人猜測說:“聞說經略公能窺測天機,莫非那地方乃是朝鮮國氣脈所在,故而要修什麼板門店以鎮之?”
眾人猜來想去,還真只有這麼一種可能了。
跟隨李如松中軍行動的二弟李如柏勸道:“兄長休要再念叨了,這樣十分不祥!
我看小說話本里,但凡行軍中,主將總是在意或者念叨一個地名時,后面必定遭殃!”
李如松:“.”
這可真踏馬的是親兄弟!就不能盼著點好事,比如兵不血刃直入漢城丶克復王京?
當日李大將率軍抵達坡州,這里距離王京漢城只有八十里,快馬加鞭一個時辰就能到。
在這里又得到明確消息說,倭兵已經大批撤出王京漢城。
及到次日,李如松便繼續以查大受為前鋒,自己和李如柏居中,楊元殿后,總共七千馬兵快速向漢城進發。
因為糧草供應比歷史上稍好,李大將這次出動也比歷史上多了兩千兵馬。
關于此時李如松的想法,一是認為可以趁著倭兵撤退機會搶占王京漢城,看看漢城有沒有糧草,一路上過來都是這麼干的。
二是自信憑藉七千精銳兵馬,就是正面遇上數萬倭兵,也能拼一拼。
三是覺得就算情報有誤,倭兵沒有撤出漢城,憑藉己方的強大機動性,仍然可以掌握主動權。
在李如松眼里,倭兵戰斗力低下,野戰不堪一擊,只會龜縮防守或者撤退。
但李如松沒想到的是,這次倭兵竟然沒有向南撤退,也沒有據城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