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最大林黑錢御史也不過就是說林泰來“怯懦畏戰”,但這次孫總憲卻直接抨擊林泰來“擁兵自重,蓄意養寇,有不軌之意”。
這樣的彈劾可以說就是你死我活,完全沒有任何余地了,也不知道孫總憲受了什么刺激和壓力。
明眼人其實也都能猜得出,孫總憲這種拼命拉著林泰來自爆的樣子,可能是萬般無奈之下的亡命自保之策。
面對孫總憲這本奏疏,內閣必定不能輕易處置,要仔細議論,所以今天內閣諸公又一起坐在中堂開會。
某些閣老看了看首輔趙志皋的氣色,不禁再一次失望了。
按道理說,換季的時候是老人家最容易生病的時候,可是過年就是古稀歲數的老首輔為何看起來依然健康?
趙首輔也不繞圈子,直接開口道:“孫丕揚對林泰來的攻訐過于刻毒,卻又全無實證,我看可以視為污蔑構陷。”
東閣大學士李春也知道,孫丕揚之所以上了這樣的奏疏,是因為他在外朝快撐不住了,所以故意將問題“上交”。
所以他在內閣中必須力保算是同黨的孫丕揚,不然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何謂全無實證?”李春開口道,“林泰來長時間盤踞開城,對百里外的漢城視而不見,這難道不是事實?
另外林泰來行事疑點甚多,例如這兩月將大量糧草調往已經沒有倭寇的咸鏡道積聚,疑似私自募兵養兵,說他一個似有不軌有何不可?”
李春這個指責在明面上看,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運輸如此不易的情況下,上萬石的糧草不明不白的往一個位置偏僻、沒有敵情、幾乎不可能再用兵的地方送,怎么看怎么可疑。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打算在這偏遠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偷偷摸摸的干點什么。
一個統兵在外的大帥居然偷偷摸摸干了點什么,那就是自找嫌疑!
趙志皋老神在在的說:“先前我也覺得可疑,以密疏詢問皇上后方才得知,林泰來在咸鏡道積聚糧草是經過皇上準許的,只是未有明旨。”
李春大吃一驚,“在外統兵元戎與皇上有密札互通,而我們內閣竟然全不知情?豈有此理。”
趙志皋指著孫丕揚的奏疏,“這與今天的主題無關!今天該議論的是孫丕揚!
如果你對其他事情不滿,請另行單獨上疏勸諫皇上!”
在孫丕揚問題上保持中立的三閣老張位很感興趣的問:“皇上準許林泰來在偏遠的咸鏡道積聚糧草,是為了何事?”
趙志皋重復說:“這與今天的主題無關!不要節外生枝!”
開礦這種事,怎么能先說出來?若是傳了出去,只怕又要惹得朝臣們的應激反應了。
反正對朝臣來說,反對天子直接開礦也是一種政治正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