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帥就不信了,先搞點銅礦石直接擺在萬歷皇帝面前,萬歷皇帝還能不心癢?
楊登山收到密信后,稍微猶豫了片刻,因為新發現的礦場還沒有開始采礦。
不過甲山郡素來有產銅的傳統,在其他一些老礦場搞出點礦石也能應付過去。
正當林天帥在開城一邊泄火一邊辦公時,忽然又從南邊傳來了消息,倭國請求與大明議和。
現在戰爭走向已經與原本歷史完全不同了,背景情況也大相徑庭,林天帥也不再有什麼先見之明。
所以林天帥現在也不能確定,這是倭寇的緩兵之計,還是真想議和并安全撤兵。
按照林天帥的本心,肯定還是想著繼續打下去,全殲倭寇收取全功。
而且天帥本能的就不相信,倭寇能有這方面的誠意。
但是戰或者和是倭國與大明之間的外交問題,決策權大部分歸于朝廷,林天帥并不能百分之百的做主。
林天帥還是有點擔心,朝中某些人會以“節省錢糧”之類的理由主張議和。
于是又將小西行長叫了過來,先打了一下雞血,“小西攝津守!你大大有用的時候到了!
這次我決定,給你一個向大明皇帝陛下寫奏疏的機會!”
小西行長滿懷期待的說:“請天帥盡情的吩咐在下!”
難道又有自己發揮作用的機會了?他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兩國之間的議和發揮巨大作用,然后帶著議和功勞回到國內。
林天帥瞥了眼興奮的小西行長,“你要以倭國高官的身份,向我國朝廷進言!
就說倭國以及太闔秀吉絕對不可能有誠意議和,所謂議和請求必定是緩兵之計!
要讓朝廷諸公都明白,只有倭人才最懂倭人,你說的就是對的!”
小西行長:“.”
沒想到居然不是讓自己促成和議,而是讓自己反對和破壞和議。
小西行長是真心愛和議的,但是他又不能反抗天帥的命令,否則隨時有性命之憂。
最終小西行長只能滿懷幽怨和無奈的低頭答應道:“嗨依!”
而后林大官人又畫了張草略地圖備用,圖上有朝鮮國南海岸與倭國九州丶西國地區的標識。
尤其重點標識了石見銀山,還特別注明年產白銀一百萬兩。
而且從地圖上就能看出,從朝鮮國南海岸跨過海峽,就能抵達石見銀山,距離并不遠。
雖然林天帥暫時不準備拿出這張地圖,因為后果不太好掌控。
但如果朝廷有奸黨想議和,那這張地圖就會出現在萬歷皇帝面前。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