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文化名人,真沒必要殺,免得壞了口碑。大帥如果得空,能見還是盡量見見。”
于是林天帥擺出尊重文人的架勢,請了鄭澈進堂參見。
“你所為何來?”林天帥不耐煩寒暄拉扯,直接問道。
鄭澈答話道:“上邦貿然冊封順和君,裂我北方國土,實在于禮制不合。”
林天帥也不廢話,讓左右抬了一件大箱子,放在了鄭澈的面前。
“自己打開看。”林天帥淡淡說。
鄭澈疑惑的掀開箱蓋,卻見里面都是一摞摞的紙張。再粗粗看去,每張紙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手印。
“這是?”鄭澈不明所以的問道。
林天帥淡淡的回答說:“這是北方三道萬民書!每道一萬個簽押,三道三萬人!
如此多民意,只有一個目的,共同請求三道為我大明郡縣!”
鄭澈:“.”
北方各地對李朝已經離心離德到了這等地步嗎?還是林天帥強迫簽押的?
林天帥拍案喝道:“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禮制?在本帥看來,民心就是最大的禮制!
沒有直接郡縣之,而是分封朝鮮王子為樂浪公,以三道為羈縻之地,這已經是我大明最大的克制了!
本來你們李朝也看不上北方各地,以西北禁錮之策來統治北方,又經過倭寇之亂,民心已經完全喪失!
所以是你們自己先作死,然后才有我大明幫忙收拾殘局!”
鄭澈:“.”
從未見過如此善于狡辯之人!
想了想后,鄭澈回應說:“北方畢竟是我國歷代先王披荊斬棘而來,豈能未經國王準許另行分封。”
林泰來振振有詞的說:“自古以來.兩千六百年前,箕子便在平壤建都!
就是國朝初年,我大明也曾在北方設立衛所!既然能暫時后撤,自然也能再回來!
無論從民心向背,還是自古法理上,我大明對北方進行分封又有何不可?”
鄭澈感覺自己挺博學的,但今天卻有點詞窮了,實在不知道應該怎麼在狡辯中占上風。
林泰來指著鄭澈說:“其實我知道你的來意,就是替你們國王來探詢我的口風!
可以將我的話傳達回去!主要內容就是三條,三道萬民書丶李朝先拋棄北方丶以及自古以來的法理!
早點接受現實,就能早日返回王京!”
鄭澈無力垂下了頭,他又有什麼實力再進行辯論?
連小朝廷能不能返回王京,都能被拿出來作為籌碼進行威脅了,己方完全沒有半點回天之力。
目送鄭澈離去,又想起冊封事宜,林天帥終于很直觀的感受到,歷史在自己手里已經大變特變,徹底面目全非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