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河忍住痛,翻看楊玉本子上的圖形部分,袁天罡那本畫的實在太抽象了,楊玉這本還能湊合看看。
前幾張圖還沒啥意思,他身為拓撲高手,毫無壓力就能看懂。
但翻著翻著,圖像的復雜程度陡然拔高,他翻頁的手慢下來。
終于,出現了鬼工球。
最開始三個鬼工球平平無奇,只是層數增加,以及表面的孔變化。
到了第四個鬼工球,楊玉忽然畫了每一層的詳細剖面圖,每一層鬼工球的鏤刻圖案劇變,從原先單調的圓洞,變成了電路板一般的復雜溝槽!
第五個鬼工球,洋洋灑灑的算式列在一旁,每一層鬼工球之間多了一層能量設定,不同層級開始通過旋轉到特定位置積蓄能量,來彼此驅動、加速和減速。
接著是第六個鬼工球,楊玉列寫了一大片莫名其妙的式子。
“好復雜。”相曉桐翻完了袁天罡的筆記,把臉湊過來看。
“這已經不是現實中能出現的鬼工球了,花紋升級成數學概念了。”宋河說,“抽象起來了。”
兩人一個個球往下看,看著看著忍不住輕聲驚嘆。
不可思議!
如此復雜的東西,居然是小學生想出來的?!
翻到第十個鬼工球,相曉桐忽然輕呼一聲,把旁邊袁天罡的筆記本拉過來,翻到其中一頁。
宋河左右看看,看明白了,兩人的本子上記載了同一個鬼工球,以袁天罡和楊玉的友誼親密,很可能是他們課余時間共同討論出的新球,所以同時出現在兩人的本子上。
同樣的東西一比,看出來袁天罡畫技確實敷衍,如果楊玉的鬼工球是4k高清,袁天罡頂多算720p,差的太遠了!
再往后翻,最后一個鬼工球。
抽象程度已經相當逆天,最后一個鬼工球和第一個鬼工球相比,堪比大象和草履蟲,中間漫長的進化歷程完全抹殺了兩者之間的相似。
旁邊留下的算式也是鋪天蓋地,足足六頁紙!
宋河和相曉桐擰著眉頭看,已經很久沒找到如此有意思又高難度的東西了,很快兩人便入了迷,不知不覺便看到了晚餐時間!
監考老師們忙碌起來,開始給考場上的學生們發飯,整個禮堂一陣飯香,眾多學生狼吞虎咽地吃,邊吃邊想題。
講臺上兩位校長也要了盒飯吃,專心致志理解語焉不詳的筆記。
“我看懂了。”宋河突然挑眉,“我靠,有點巧合!”
“什么巧合?”相曉桐一愣。
“沒看出來嗎?”宋河笑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你看看這些式子,看看這個球,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