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完飯都回去補倆鐘頭午覺!”相曉桐道。
神童們一臉苦笑地答應,繼續在白板上推算。
上午八點,陸續有小組遇到瓶頸,開始指揮白老師們拆裝現有的仿腦超算,觀察找靈感,雖然提前學過超算的構造,但紙面上的東西終究不如實物更能激發想象。
這一拆便停不下來,白老師們聽命令一個個機箱開拆,擺的滿地零件,一直拆到中午十二點。
夫妻倆準時趕學生,先趕去食堂吃飯,再趕回宿舍睡覺,要求最早下午三點鐘再過來,三點前直接把門鎖了,誰敢早來只能站外面傻等。
學生們清空了,宋河和相曉桐留在超算機房里,慢悠悠喝茶寫報告。
每逢技術劇變必須寫報告,太多事情要提前準備。
【少年班精銳正在做下一代仿腦超算,我們確信這些孩子沒有傷仲永,他們展現出了比智商分數更強悍的才華,以及意料之外令人驚喜的團隊默契】
【可能因為這批孩子從小就在一個地方長大,關系猶如兄弟姐妹,長期的共同學習讓他們形成了高度融洽的合作關系,我們觀察到這些孩子合作起來默契度極高,溝通成本極低,最熟悉的同學常常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能明白很多東西,因此他們湊在一起時的效果不是加法,而更接近于乘法】
【下一代仿腦超算的進度飛快,已經出現了許多很有意思的新硬件,有些硬件是在現有硬件基礎上做改良,有些則寄希望于將整個硬件體系推倒重來,但暫時我們還不知道何時會出現成熟的樣機】
【我們觀察神童們迭代硬件設計的過程,推進速度迅猛到夸張,同樣的改動在芯片發展史上可能需要幾代人四五十年的時間,靠世界各地的幾個科學家工程師斷斷續續接力完成,但在這些孩子手里,做出類似幅度的改動只需要一兩天,靈感爆發時甚至只需要幾小時】
【我們原定計劃是,把現有仿腦超算的性能翻五倍,看形勢,目標可能定低了,該定多少?我們不知道,當今科研界沒有可參考的例子,甚至歷史上也壓根沒有過先例】
【這么密集的天才聚在一起會發生什么?像核裂變一樣發生天才鏈式反應,一個靈感被一個天才拋出來,像鈾核裂變時扔出的中子,觸發其他的鈾核繼續裂變,即更多天才受啟發迸發出更多靈感,此事在我們眼前發生了】
【同時,我們也面臨設計和制造工藝脫節的問題,傳統芯片也面臨這個問題,設計可以設計的天花亂墜,但制造工藝達不到,導致無法大規模生產】
【已經有些神童在研究如何改良制造工藝,但這是海納百川的大學問,即便他們聰慧過人,孤軍奮戰也難以招架,所以我們請求一些幫助】
【主要需要兩方面幫助:】
【第一是新材料,許多元器件用兩種不同的材料做,效果天上地下】
【第二是如何把不同材料加工得更精細,目前國內二維金屬領域發展成熟,可以把個別金屬加工到a4紙厚度的百萬分之一,頭發絲的幾十萬分之一,但我們想要精細程度更高、組合能力更好、成本低一到兩個數量級的工藝】
【我們已從各大高校和研究所高薪聘請了大量技術團隊準備支援,現列名單,請領導同志查看是否有不在名單上的、技術更強的團隊可以支援?萬分感謝!】
宋河寫累了,換相曉桐寫,洋洋灑灑列上一大串名單。
“咱們這是給領導出難題。”相曉桐列著列著沒繃住,“有頭有臉的技術團隊基本讓咱們一網打盡了,我覺得上頭夠嗆能變出更專業的支援力量。”
“有棗沒棗打兩桿子嘛!”宋河喝茶,“萬一有隱藏的專業團隊,要出來就是賺,沒有也不虧,我也覺得八成沒有。”
相曉桐列完名單,又換宋河繼續寫。
【我們將繼續匯報下一代超算的研發進程,在研發成功前,我們認為有些問題應盡快討論并制定初步計劃】
【1.新一代超算極大可能顛覆現有的計算機硬件,開啟全新的計算機時代】
【如果說現有的計算機硬件正艱難嘗試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時期時代,那么一旦我們成功,效果類似于從石器時代跳過青銅時代直接進入鐵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