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計算機和傳統計算機會變成天壤之別的兩種東西,如同爬上岸的動物和海洋里游動的祖先截然不同】
【數據中心的大型超算可以進化,智能武器搭載的計算機可以進化,工業生產的服務器可以進化,乃至日常生活用的電腦、手機、智能眼鏡等各類小電子產品都可能會進化】
【這一劇變會帶來生活品質和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但劇變過程無疑極度麻煩,未雨綢繆該早做準備】
【2.人均預期壽命三百歲的可行性】
【網絡上近幾年有關于“飛升”路線的探討,醫藥飛升,即更強的返老還童藥,意識飛升,即意識存活在夢境城市里,機械飛升,即更強悍的賽博義體】
【放在二十年前,這種探討可能僅僅局限于科幻游戲里,但今天我們已經看到了巨大的可能性,至少在技術上,這三種飛升路線的曙光都能見到了,那么就是討論優先發展哪一種】
【技術上已初步實現的是意識飛升,但有兩點弊端:】
【第一點弊端,所謂意識飛升,不過是局部延長大腦的存活時間,依舊會隨著軀體的老去而死亡,每個人冬眠后大腦的保鮮期不一樣,我們暫時不確定現有技術能將大腦保鮮多久,但保鮮兩三百年恐怕很困難,需要進一步技術升級】
【有人聲稱可以拋棄軀殼,直接將意識轉移到夢境城市,繼而實現意識永生】
【我個人不看好這種設想】
【我們尚未徹底弄明白意識到底是什么,意識脫離大腦之后是否還是原來的意識,更尖銳的說法是,假設人的意識真能徹底離開大腦進入夢境城市,這種賽博化的意識究竟是生命的延續,還是毫無生命的幻覺?這樣的人到底算活著還是死了?】
【第二點弊端,成本問題】
【大量冬眠者需要海量的成本,如果想實現全民能在百歲之后,再冬眠存活兩百年,人類社會現有物質財富全部加起來也遠遠不夠】
【必需大幅提高生產力,譬如每人五個機器人,以五倍的生產效率供應一個人的冬眠開銷,但也會面臨地球礦產資源枯竭的難題,要么發展打入地層更深處的探礦技術,要么向太空求礦,總之大幅提升人類能掌控利用的能量物質總量,否則全民冬眠屬于無稽之談】
【技術上比意識飛升更難一些的是機械飛升】
【機械飛升的優點是可以把成本降得很低,神經元公司正在為燈塔可能爆發的公司戰爭研發廉價義體,長遠來看,可能一輛車的錢就足以讓一個肉身衰朽的老人更換全身的賽博義體】
【但機械飛升也有很明顯的缺點上限,很多身體部位很難用機械直接替代,尤其大腦總歸還要用原生的,肉體枷鎖依然在,注定了壽數不長,上限會比冬眠更低】
【最難的路線,就是新一代的返老還童藥】
【我們的科考站南極發現過一種變色蟲,它的基因可以詭異地排列組合,變臉一樣切換成不同基因的物種,我們直覺這可能是長生技術的關鍵,但變色蟲樣本太少,我們還在尋找更多樣本以便長期研究,這個方向非常非常困難】
【3.月球、金星、火星】
【一旦仿腦超算研發成功,我相信我們積淀的硬件技術水平可以迅速完成穿云的升級】
【穿云成熟后,太空采礦就進入爭分奪秒的階段,正如剛剛第二條所說,想實現人均預期壽命過三百歲,必須掌握更多的能量物質,金屬礦至關重要】
【月球的采礦開發已板上釘釘,月球之后的目標便是金星和火星】
【我們研發超算的過程中,已經有神童提出采用耐高溫的材料制造元器件,確保新一代超算能在金星這種高溫星球上使用,無論我們眼下的研發是否成功,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投資的方向】
【金星的距離更近,某些條件也更加宜居,尤其是更可能擁有和地球相似的海量礦產,長期以來我們對金星的探索極少,這方面是疏忽的,我認為該加大對金星的研究】
報告寫完,上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