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習法還是太吃天賦了,有沒有不吃天賦的方法?”
“沒有。”宋河道,“高級版本是搞科研之后用,主要思路是判斷對錯。”
“論文打假?”相曉桐歪歪頭。
“差不多,學一篇論文之后,我要判斷它是對的還是錯的,能不能舉出反例。對我來說,只有能判斷對錯的理論才算真學明白了。”宋河道,“尤其我會有意識地去看一些結論相反的論文,看看為什么結論相反,能不能從其他理論體系出發,去側面推演一下誰對誰錯。”
“糾錯大師!”相曉桐豎起大拇指,“這方面你段位比我高,平時你經常給我分享的那些糾錯論文,很多我都當成真的學過,你一點我才發現有貓膩。”
宋河有點慚愧地笑笑,其實他自己能判斷出來的錯誤論文也就四成,剩下六成是靠系統開掛。
“所以你的童年就是這么一直悶在屋里刷書?”宋河看看滿屋書本,“這么多書想啃完,寒暑假全悶在屋里從早到晚啃對吧?沒有別的什么課余生活?”
“一天兩本,科普書一天一本,別太難的教材大概一周一本,中學階段差不多這個速度。”相曉桐點點頭,“我比較早慧,跟同學沒多少共同語言,只喜歡和成年人聊天,但很多成年人腦殼也是空的,所以習慣悶在家里看書。”
“看學術書看累了就刷刷放松大腦?”宋河問。
“不。”相曉桐搖搖頭,“小學和初一最喜歡,初二開始慢慢喜歡學術書了,覺得很多知識理論比還有意思,比如看鬼怪故事,鬼怪的演變邏輯往往飄忽不定云里霧里,但看生物學論文,生物進化的理論大多都很扎實,當時我覺得生物進化的過程和鬼怪變形的過程特別像,都是因為神秘的原因逐漸出現怪物,讀著很有意思。”
“讀論文的體驗猶如讀,活該你當科學家啊!”宋河贊嘆,“我沒有你那么純粹,我很大程度上還是以結果為動力,大部分論文在我眼里非常枯燥,之所以我愿意刷,是因為每刷過一篇,都能感覺距離做出新藥又近了一步。”
宋河一邊說著,一邊又隨手從床底下拉出一只小紙盒子。
出乎意料,其他紙箱都是未封口的,這個小紙盒子卻用膠帶纏上了。
“里面是什么?”宋河好奇。
“情書。”
“嗯??”宋河瞬間精神了。
相曉桐微笑,“上學的時候各路小男生給我的情書,也有幾封小女生的。”
“我瞅瞅。”宋河看看她,“能給我瞅吧?”
相曉桐起身,從桌上拿來一把剪子,干脆利索劃開紙盒。
盒子里滿滿當當,全是對折多次的紙張,各種紙都有,最草率的幾張甚至是用英語練習本寫的。
宋河打開看,中小學生稚嫩蹩爬的字跡,偶爾有一兩封字體漂亮的。
“抄的啊!”宋河吐槽,“情書全是抄來的句子,你這幫追求者水平不行啊!哪怕不會肉麻的甜言蜜語,寫點平時相處的點點滴滴,抒發一下感情,也比抄來的句子真誠嘛!”
“他們倒是想寫點點滴滴,關鍵是我跟他們沒有點點滴滴。”相曉桐搖搖頭。
“幾個意思?一起上學沒有交集?這些追求者不是你班里的?”宋河好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