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這次的樣品是真多,絕大多數樣本罐是特制的,不銹鋼加多層玻璃材質,透過玻璃能看到里面滿滿當當不同顏色的變色蟲。
這次找到的變色蟲種類比之前還多,顏色變得更五彩斑斕,乍一看標本罐像顏料桶一樣,五光十色的顏料顆粒在里面蠕動。
南極科考站團隊已初步摸索出變色蟲的飼養方式,于是這次樣本保存的特別好,大部分還活蹦亂跳。
宋河拍拍一個白老師肩膀,白老師立馬抱起樣本罐跟著他往前走,來到實驗艙邊緣的一臺機器旁,按前兩天練過的流程操作。
輸密碼開蓋,放入樣本罐旋轉固定,設置溫度和空氣環境,封閉上保險,儀器啟動!
宋河站在大顯示屏前,查看儀器內部的監控頭,肉眼可見的冷氣包裹住樣本罐,緊接著罐口旋轉半圈,頂部自動彈出一個小的分樣器,立馬被儀器吸走。
“絲滑啊!”宋河感嘆,“這兩年生物實驗室的設備越來越自動了,當年我在實驗室的時候,大家工作起來都還跟小手工作坊一樣。你們神經元的研發部門有高人啊!”
“技術上其實不難,就是用不用心設計了。”相曉桐有點小得意,這里大部分新設備都是神經元公司研發生產的,“我們的目標是流水線般的科研設備,絕大部分操作能讓機器自動完成,如果能實現,以后搞生物實驗都不怎么需要動手了,坐在電腦前看數據,下幾道指令就能搞定。”
“像打游戲一樣?”宋河挑眉。
“對!像打游戲一樣。”相曉桐道。
兩人聊著聊著,大屏幕上出現了多只變色蟲的全身掃描信息,身體輪廓、細胞類型、體表材質、活躍程度對比,正常情況下需要一群實驗室老鳥忙三四天的活兒,短短三四分鐘全出來了!
緊接著,儀器ai跳出詢問,想切片抽樣測身體成分和基因。
相曉桐點擊同意,儀器里的一只只樣品變色蟲立刻被五馬分尸,變為入口即化的小薄片,各種橫縱截面數據最先冒出來,接著是變色蟲身體內部的初步成分報告。
旁邊幾臺待機的設備亮燈啟動,接到剛剛轉過去的切片樣本,立馬開始嗡嗡作響分析,倒計時從一臺臺儀器屏幕上亮起。
“真快,真快!”宋河感嘆。
相曉桐抬手在控制屏上點擊,剛剛做的樣本已經有編號分組,她又把分組都重命名了一番,調整環境溫度設置,啟動第二組實驗。
環境溫度設置剛一調,沒過幾秒鐘,變色蟲形態劇烈扭曲起來!
夫妻倆眼都不眨盯著屏幕,整個畫面特別像一些不成熟的ai視頻軟件,視頻播著播著里面的東西就開始變形走樣,但此刻卻是如假包換的實拍!
原本白色米粒狀的變色蟲,頭尾忽然縮進身體,身軀中段膨脹,變得越來越圓!
顏色也由白轉紅,像全身毛細血管快速爆裂,儀器全功率運轉起來,高速檢測樣本的全身變化,數據噴涌!
“我看明白了!”宋河恍然大悟,“你記得你有個很萌的小遮陽帽嗎?”
“很萌的遮陽帽?我有二十來個吧,你說的哪一個?”相曉桐問。
“兩面都能戴的一頂,一面是粉色的笑臉,翻過來就是黃色的撅嘴臭臉。”宋河道,“之前你夏天早上跟我一起去操場跑步,戴過幾天,咱倆邊跑邊聊,聊高興了你就把帽子翻到粉色笑臉,不高興了你就把帽子翻成黃色臭臉。”
“哦!”相曉桐想起來了。
“變色蟲的外皮應該也和那個帽子一樣,分兩面,不同溫度下它會把外皮翻成不同的面,用來適應環境。”宋河娓娓而談,“就像當年歐洲戴眼罩的海盜,很多人以為瞎了一只眼,其實不是,海盜需要跳幫作戰,甲板上陽光猛烈,沖進船艙猛暗下來容易看不見,戴一個眼罩,在甲板上用一只眼看東西,進船艙后眼罩一掀,能快速看清。”
“所以你覺得變色蟲并非基因變化,而是兩層皮,一層皮是一種基因?”相曉桐道。
“必然的!”宋河道,“想想也是,怎么可能細胞里的基因就那么大幅度洗牌重組呢?太不穩定了!洗不好就廢掉了!”
“但一個生物身上兩層皮,每層皮的基因不一樣,這也很離譜啊……”相曉桐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