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陳沨沒有即刻給予呂布等人回應,而是開始認真的思考了一番:不是自已不支持開疆,國土面積當然是擴張的越大越好。
但是講真的,目前天漢的領土暫時不適合再進行擴張,至少得先緩緩。
益州南方四郡(今云南一帶)夷人與朱崖郡島民的相融問題,剛剛收復的西域、剛攻下的夷郡,外加一個貴霜帝國,還有孫策率軍南下既將征服的南洋地區……
這些就已經是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磨合消化,如果再增加新的領土,怕是會讓天漢帝國消化不良從而變得八花九裂。
自已的目的是以漢文化去同化全世界,讓漢語成為此世間唯一的國際通用語言。
如果突然間增加的外族人口比漢文化的漢人還要多,那就不得不需要擔心,到底是漢人同化外族,還是外族反過來同化我們漢人了。
思緒片刻,陳沨隨即開口否決了呂布等武官們北征的請求:
“北漠之地廣闊無垠,卻是茫茫草原不見林木,天寒地凍不宜農耕,莊稼不長,瓜果難種,建城沒石,搭梁少木。
以天漢目前的情況而言,拿下北漠草原只會是增加一大累贅,故北征北漠,暫不可取。”
為什么漢人寧愿修筑長城抵御胡人也不愿北上征服北漠將它納入中原呢?
除了無暇分心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北漠那旮瘩的氣候不好,無法種田。
我們漢人自古以來都對于種田這事有著異常強烈的執著。
古代人可不曉得什么石油資源、礦產資源、稀土資源的珍貴,咱的老祖宗們開疆擴土貌似只看一個重點,那就是打下來后的土地能不能耕種。
正所謂漢人不過長城,過長城沒法種田,蓋房子都蓋不了。
再加上長城之外的游牧民族交涉起來麻煩,導致北漠草原對于漢人來說并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所以漢人才一直沒有那么的想向長城之外的北方擴張。
北漠草原那地是個啥惡劣環境,呂布等天漢武官自然也都心知肚明。
只因如今左、右太尉孫策周瑜率領南方戰區南征,并且還立有了不小的功績。
而他們這些個大將軍卻仍待在洛陽城內無所事事,著實是讓他們煎熬難耐。所以呂布等人這才想著共同上奏以創造出征立功的機會。
然而在明確的聽到陳沨否決了他們想要北征的請求后,呂布等人的面上都難免的流露灰心。
皇位上的陳沨見眾武官這般模樣,不禁輕笑了笑,后繼續道:“北征北漠這事,暫且延期,不過…當下朕倒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要交給你們。”
呂布等武官一聽,個個頓時提起精神來了興趣:“愿聽陛下吩咐!”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