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嘗試過,翻花繩嗎
只是把線圈翻出花樣吧,大多數人都是這么想的。
這也確實是最常見的玩法,兩個人互相把對方手中的繩圈翻在自己的手中,讓繩圈勾連成更為復雜的圖案,隨后另一個人繼續翻動繩圈,如此往復直到有人再也無法翻動這繩圈本身,這場比試也就分出了勝負。
可是,如果把翻花繩,加大難度呢
把窄小的繩圈,變得極長。
就連勾連出的圖案也被抽拉收緊,變成質地綿密的布匹
“這就是學習紡織的辦法。”
在提出要學習翻花繩的時候,老太監是這樣跟杜乘鋒說的。
“想要學習怎么編織線,自然要先了解線翻花繩就是最容易的辦法了,只要玩得多,就能知道怎么讓線彼此勾連。”
這個提議也確實讓杜乘鋒極為滿意,畢竟對于他這種新手來說,想要學明白一門技藝,最關鍵的從來都不是如何死記硬背,而是保持住這份學習上的樂趣若是直接去找那些織造們正經學習的話,他怕不是一天都抗不下來就要自閉了,可換成翻花繩的話,他玩一個月都玩不膩。
新手入門是一種很有技巧的東西,若是能做好的話,可以讓人少走不少彎路。
但很可惜的是,姜文遠,沒有聽到這些話。
當姜文遠見識到所謂的翻花繩時,擺在他面前的就已經是一整張桌布了,桌布上擺滿了茶壺和茶杯,杯子里的茶水甚至還冒著熱氣。
是,他是知道真正的翻花繩是什么樣子,可是那又如何呢
他所理解的翻花繩,和這種級別的相比,簡直小如螞蟻,小如跳蚤
“這才是高手的翻花繩。”
那一刻,姜文遠無比清晰的意識到了這個事實。
之后的時間里,姜文遠很努力的讓自己不要去想,一方面是因為他察覺到了那份異常的波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種級別的東西確實不是他應該碰的然而這種事情,越是不想,腦海中越是會浮現出那些畫面。
就像那句經典的“不要想大象”一樣,越是強迫自己別去想,腦海中的那頭大象,反而會愈發地清晰。
大象變得越來越大了,姜文遠甚至能感覺到大象噴吐出的熱氣,堅實有力的象鼻子正纏繞著他的臂膀。
所以說,只是翻花繩,應該沒什么問題吧
可以說是職業病,也可以說是個人喜好,捕頭出身的姜文遠,其實很難抗拒這種“抽絲剝繭”類型的事情雖然絲換成了線,繭換成了布,但大體上來說,也是差不了太多的。
更何況,只是翻花繩而已,只是把繩子拆開而已,這真的很困難嗎
“好難”
剛一嘗試,姜文遠就已經有了,放棄的念頭。
要把一張綿密的布匹,拆回絲線的模樣,這根本就不是人能做到的事情而這,甚至已經是相對輕松的版本了,只是把布匹拆成線頭,而不是一條首尾相連的線圈,這難度已經不知道降低了多少倍。
可就算這種降低了難度的拆解,他也根本沒辦法做到。
自閉持續了三天三夜,姜文遠根本不知道該從何入手,這時的他仿佛又回到了沂州,又回到了還在當捕頭的時候,曾經的敏銳,曾經的那份洞察力,再一次回到了他的身上但是卻一點用都沒有。即便他狀態最好的時候,也不可能解得開這種東西。
“難道我連翻花繩都做不到嗎”
察覺到自己無能的姜文遠是那么的憤怒,他揮起鐵尺便砸在了眼前的布上。
厚重的鐵尺沒有鋒刃,但也硬是在布匹上砸出了一個口子。
也就是那個時候,姜文遠看到了,線頭。
“總是要做下去的。”
又對著線頭坐了一天一夜之后,姜文遠終究還是站了起來。
就像他說的那樣,總是要做下去的,他不可能因為這點小失敗就止步不前,他更不會因為這點事情就壞掉自己的狀態慢慢來就好,山炳不也是一樣
明明之前他這位老友飯都不會做,可在他出門轉一圈之后,這位老友的手藝卻已經比起酒樓大廚都不算遜色了。
“再試一次。”
某種癲狂的念頭開始占據他的腦海。
“再試一次,再試一次,再試一次”
一邊這樣想著,姜文遠一邊開始拆解起,面前的布匹。
而事實也證明了,他確實是有天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