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強大的修士,除了天賦和心志之外,無一例外,統統都是善于學習的強者。
他們不僅能夠從前人的傳承中學習,甚至可以自己主動去發現、去領悟、去學習。
任何一只妖獸,哪怕只是具備了普通練氣修士的學習能力,那都是有潛力打破血脈桎梏的妖孽。
妖獸中的妖孽。
而相較于人類,妖獸最恐怖的天賦就是血脈傳承。
練氣修士,要想誕下一個有修行天賦的子嗣,是個概率事件,且誕下凡人子嗣的概率更高。
筑基修士,其子嗣擁有修行天賦的概率會更高點,但筑基誕下子嗣的能力也更低,總體而言,概率依然不大。
至于筑基修士的子嗣同樣擁有筑基潛力,那得通過多娶多生的策略。
多多播種,用數量打敗概率。
與修士傳承的艱難相比,妖獸的血脈傳承完全就是開掛。
只要是妖獸下的崽,無論是濕生、卵生、胎生還是化生,只要生出來了,理論上,它們都擁有一路暢通無阻、成長到父系血脈所在高度的潛質。
唯一的問題就是能夠安全順利的活到那一天。
從個體來看,絕大部分都會在半路上成為其他妖獸的食物,成長的養分。
但從宏觀的角度看,總會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妖獸成長到父系血脈所在高度。
并在激烈的物競天擇中,用生命去沖擊那血脈桎梏,成就更加強大的“父系血脈”。
理論上,只要維系所有妖獸存續的煞脈生態系統本身不被破壞,妖獸就是殺不絕、也死不完的。
舊的去了,新的就會來。
如同地里的韭菜,如同游戲里的刷新。
人類修士中,哪怕只是擁有最弱妖獸的最差品質的血脈傳承能力,哪怕是殘缺不全的,那都是有潛力叩問大道的妖孽。
人類中的妖孽。
這兩個“基本世界”混雜在一起,構成了青玄域的底色。
不僅是青玄域,其他域的情況,與之也大同小異。
在看完所有紙質書籍后,孟周又重新取出一本已經看過的書籍。
天賦靈體
人類修士,或因異變,或因隔代遺傳,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擁有了如妖獸一般血脈天賦的能力,哪怕是最弱妖獸,最差品質,都足以令其成為人類修士中的天才,乃至于妖孽。
而這本書,是孟周搜集來這總共百余本的典籍中,唯一對這些天賦能力進行梳理的典籍。
雖然,這梳理很粗糙,也有很多缺漏,卻也第一次讓孟周對自己的靈體天賦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和定位。
通過這書,孟周第一次了解到,這些能力被統一歸納為兩個大類。
一為天賦,一為靈體。
“天賦”又根據其表現強弱,可以被細分為下品天賦、中品天賦、上品天賦、極品天賦。
“靈體”根據其完整性,可分為殘缺靈體,完整靈體;
而若根據其表現強弱,也可被細分為下品靈體,中品靈體,上品靈體,以及極品靈體。
“天賦”和“靈體”的主要區別,并不在于強弱。
當然,絕大部分天賦的表現都是要弱于靈體的,但也有一些非常極品的天賦,其威力一點不遜色于靈體,甚至猶有過之。
它們的主要不同,將書籍中繁瑣的文字提煉出來,按照孟周自己的理解,就是“用”與“體”的區別。
天賦更側重于“用”,它帶來的助益更多的體現在修行者對某個具體方面能力的提升,側重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