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這門技能升級最快的時候,是通過那些典籍,在心中構建演繹世界的時候。
最快的時候,每天收獲的經驗超過了兩千點”
“而后,便是試制三階靈傀,不斷失敗,不斷總結的時候,每天有六百點經驗到手。”
“其次,便是學習三階靈傀煉制方法的時候,每天也有五百點經驗收獲。”
“再次就是成功掌握三階靈傀煉制方法之后,隨著掌握程度越高,收獲到的經驗反而越少。”
“所以,萬象演繹經驗收獲的多寡,和學習對象等級的高低基本無關。”
“關系最大的,是思維活動的活躍和復雜程度。”
“思維活動越活躍,越復雜,收獲的經驗便越多,相反,便越低。”
“比如我在心中構建演繹世界之時,將數百本跨時間、跨地域、源出不同的書籍文字作為材料,將它們生拉硬拽扯到一起。
腦海中,各種信息的碰撞和交互,都達到了某種巔峰,是以,萬象演繹的經驗才會增長得如此之快。”
“除此之外,便是不斷的失敗、不斷的總結、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也都能帶來不菲的經驗回報。”
“與之相反,若是基本成功掌握了某種技能,只剩下不斷的熟練完善。
在這里,萬象演繹能夠發揮的空間就越來越小,思維活動只在一個固定的區間來回,收獲的經驗自然越來越少。”
理清楚這個脈絡之后,便可以清晰的發現,萬象演繹這門技能的練級方式和其他技能完全相反。
其他技能快速練級的方法,就是在成功入門一種技能后,不斷的重復它,重復的次數越多,經驗回報便越多,升級就越快。
而萬象演繹恰好相反,它最忌諱的就是重復,它最需要的是不斷去嘗試新的東西,不斷去面對一次次失敗。
基于這樣的規律,孟周總結出了快速練級的兩種方法。
一是收集更多典籍,單是從黑市中去淘購已經很難滿足自己的需求。
孟周有兩個想法,一是通過三川會、碧血軍這兩個渠道,讓他們幫自己收集。
再一個,還是通過三川會和碧血軍的渠道,但卻不是收集那些“舊聞典籍”,而是“時事新聞”。
事無巨細,各種亂七八糟的駁雜信息,只要他們能夠收集到,就全都來者不拒。
在快速豐富“演繹世界”的同時,這海量雜亂的信息,就是“萬象演繹”最好的“磨牙”材料。
這是“求諸于外”的方法。
第二個方法,則是“求諸于己”。
搞研究,搞創造
只要掉進這樣的深坑中,不需要他主動去找,新困難、新情況就會自己長腳向他撲來。
失敗也會排著隊向他沖來,根本不需要擔心失敗的次數不夠多。
結合這兩個思路,孟周又更仔細的梳理了一遍,便有了決斷。
他操控惑心蓮分身,土遁遠離莊田莊的區域,然后,給涂柏耀發了一道飛識傳訊。
委托碧血軍幫自己收集各類軼聞筆記,手札典籍。
之所以要用惑心蓮分身跑遠了傳信息,是因為飛識傳訊的特點很容易暴露發信息的源頭地點。
他雖然已經不怎么擔心在碧血軍面前掉馬甲,但他卻不希望現在這個時候橫生枝節。
庭院中,一邊收回惑心蓮分身,孟周一邊向闞越發送了一道飛識傳訊,希望能夠從他這里獲得一些時事新聞,事無巨細,什么消息都可。
孟周相信,以他和潘會長對自己的重視程度,一定會盡心竭力的去做這事。
對三川會來說,加大力度收集各類情報信息,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為了避免雙方在做任務的過程中彼此“打架”,孟周特意讓雙方錯開,一個專注于過去,一個專注于現在,宛如兩條彼此不相交的平行線。
在等待這些材料上門的時候,孟周當然不會閑著。
他也同時開始了自己的創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