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需要他去生捏硬造一個研究方向。
早在孟周還沒有筑基之時,孟周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目標,只不過,一直都有各種修煉任務纏身,始終沒能落在實處。
現在,就是一個絕好的時機。
孟周神識在儲物空間一掃,將兩套筆記取了出來。
其中一套,乃是“苗琳筆記”。
很早以前,還在暖云谷的時候,孟周將中毒極深的嚴熊治好,夫妻二人為了感謝自己,挖空心思,回饋了自己幾樣贈禮,其中便有苗琳本人的煉丹心得,也就是他眼前這套“苗琳筆記”。
苗琳的煉丹天賦很一般。
她能夠一路進步,一是有嚴熊這個非常耐操的試丹人,再加上兩人又是朝夕相處的道侶,配合出了默契,對她每一次的失敗,都能很及時的得到最準確的反饋。
這是其一,其二則是她“笨拙”的成長方法。
完全摒棄了煉丹師最在意的“感覺”,她把自己當成一個瞎子,或者說,缺乏天賦的她,和那些天才煉丹師相比,真的和瞎子沒什么區別。
這種情況下,她只能一步步摸索著前進。
每一次進步,都是不斷的試探摸索出來的結果。
她贈與自己的筆記,便記錄了她截止當時為止,每一步的摸索歷程。
這是一種很笨的方法,毫無技巧可言。
但孟周卻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挖的方向,只因為它的門檻很低。
而且,她使用的方法,也更符合孟周的“審美”。
其他煉丹者,是手工業者,甚至可能是藝術家,它們將一次煉丹當成制作一件藝術品。
最終成品,可能超常發揮,爆出精品丹藥,也可能發揮一般,只得普通品質的丹藥。
總而言之,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而苗琳的煉丹,則更像是在做化學實驗。
雖然,她并沒有做到穩定的產出因為煉丹涉及到的材料太多,而材料的狀態,是充滿了變化的,沒有兩株靈草靈藥是完全相同的。
這超出了她能夠掌控的領域,所以,她的煉制也很難保證穩定的成功。
但這只能說是她的能力問題,不是方向有問題。
后來,為了從和信樓白嘌二階廢丹廢器,孟周用類似的理由說服了和信樓主。
這便是孟周取出來的另一份筆記。
雖然具體方法不同,但核心思路其實就是受到了苗琳的啟發。
以和信樓主的見識,隨便胡謅怎么可能騙得了人,當時與她分享的那些,也不是隨意編的瞎話。
孟周取過苗琳的筆記,認真翻閱起來。
將筆記中的內容,與他自身的丹道造詣相互印證,思維開始高速轉動。
深藏在腦海中的龐雜信息,不斷浮起,不斷被梳理歸納,不斷被提煉,萬象演繹的經驗開始再一次快速提升。
與此同時,有關丹道領域的思考,也不斷有新的收獲反饋給他。
就在孟周沉迷研究,無法自拔之時,闞越登門造訪。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