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孟周現在的視角,“里世界”雖然也在隨著他修為的提升、各種修行法的進步而不斷發生變化,但本質上,依然顯得很虛,很散。
若將“世界”看做星球,現實世界就像是類地星球,那么這個“里世界”就是氣態星球。
一切都顯得混混沌沌,唯一一處比較清晰、讓人感覺界限分明的,是“里世界”中央區域的一座巨大湖泊,那也是與人體丹田對應的所在。
“里世界”的一切,既與現實中的身體,修行成果,經驗感悟等一一對應,卻又不會死板的與現實中的一切嚴格對照,而是以一種契合的、與其他對應和諧共處的方式融入到“里世界”之中。
孟周的意識,落在整個“里世界”之中。
他意識在“里世界”的特殊存在方式,給了孟周極大地幫助。
他既可以具體而微,將一個局部放大放大再放大。
也可以大略而宏觀,忽略所有細節,只看見“里世界”大約的結構和框架。
很快,孟周將“里世界”中所有“精”的部分一起“撈”了出來。
在他意念的強烈干涉下,這部分力量在一周天一周天的輪轉中,漸漸地發生了改變。
也只有孟周自己知道,這種改變,與他通過大量一二階靈脈升級而在心靈世界中構建起來的“靈脈升級模型”有著極強的相似性。
在升級三十六座一階靈脈之時,孟周成功構建了“一階靈脈升級模型”。
此后,在升級十二座二階靈脈之時,也成功構建了“二階靈脈升級模型”。
兩相印證,繼續“取同去異”,再加上在二階靈脈升級的過程中,孟周也收到了大量三階靈地誕生之時的樣本,反復推演之下,基本得到一個可覆蓋一階到三階的靈脈升級模型。
孟周以此為參照,將“里世界”中“精”的部分凝成一根如長蛇般在整個“里世界”盤旋纏繞的“靈脈長繩”。
而后,孟周如法炮制,又分別將“氣”與“神”的部分凝成另兩根貫穿整個“里世界”的“靈脈長繩”。
這三根長繩彼此糾纏、交錯、融合,雖然沒有繩結技法,卻處處顯出結繩的神韻精髓。
它們既彼此獨立,又深度融合。
這樣貫穿整個“里世界”的交錯糾纏,在孟周的心中,還有層此界其他修士理解不到的一層領悟。
它像極了生命的基因,只不過,雙螺旋變成了三螺旋。
而它們也真的如生命基因一樣,這個“三螺旋”幾乎記錄了他這一路走來所走過的每一步,取得的所有成就。
當“精氣神三螺旋”貫穿“里世界”始終之時,孟周分明感覺到,精氣神三極循環又發生了一次劇烈的蛻變。
不過,孟周此刻卻沒有分心去關注這種蛻變,這次調整,遠沒有結束。
直到現在,孟周所做的一切,都還是“前菜”。
孟周收攝心神,將注意力重新落在所做之事本身。
雖然,他用自己的方式將精氣神三種力量統合在了一起,可“里世界”并沒有完全“歸一”,還有一者游離在外。
那就是他的意識本身。
如天道般高懸,俯瞰一切的演變和發生,這種感覺本身固然美妙。
但這種虛幻的體驗,并不能真的給他帶來實質性的收益。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