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靈師正式晉入四階層次,前有四階繩結師、以及同樣達到四階層次的丹器符陣為牽引,下有源源不斷的新感悟為助力,孟周感覺自己正在經歷一場特殊的“原地飛升”。
修為明明沒有任何增長,可他卻感覺自己的“視野”、自己的“知覺”不知不覺間已經輕松的超越了身軀的束縛,見到了更加廣闊,更加深邃的天地。
孟周發現,現在的自己,不需要任何刻意而為,也不需要什么特別的契機,也不需要特意尋找天地規則的“破綻缺口”,只要動心起念,就可以真切的觸摸到,仿佛亙古不變的天地規則。
孟周心中甚至生出一種錯覺,只要自己想,就可以投入到那浩瀚深邃,仿佛亙古不變的規則世界中。
恍兮惚兮,神游太虛。
與天地相交游,參造化以始終。
莫名的,孟周想到了那些傳說中的人物。
譬如丫丫口中,那以凡人之軀,以繩結之法,最終參悟出天地至理的曠世奇才。
孟周心想,若這樣的傳說為真,若這世間果真有過這般亦或類似的人物,其當時的體驗應該與這一刻的我類似吧
一時間,孟周有些飄飄然。
我的成就,已經開始超脫于同儕,開始與那些最璀璨、最耀眼的傳說人物比肩了嗎
想到這里,孟周心中下意識的自謙了一下。
自己的修為已經達到結丹巔峰,一路走來,已經有了足夠深厚的積累,相比于那些以凡人之軀便窺見大道至理的妖孽,還是遜色了不少。
“到底誰開掛了”孟周心中忍不住吐槽。
忽然,似有一層紗帳無端的出現在了自己與世界之間,那原本帶給他玄妙體驗的天地一下子變得模糊不真切起來。
孟周的意識也忽地猛然驚醒。
瞬間,孟周汗流浹背,心中生出劫后余生之感。
孟周讓自己果斷從“心靈界”以及“真實界”中抽離,完全回到“現實界”的肉身軀殼之中。
手撫心口,真切的感受著那如同擂鼓一般的心跳,孟周后知后覺的慶幸著。
“沒想到,感悟太深入也會有坑”孟周心道。
他當然明白,若是自己剛才真的禁受不住,遵循內心的指引,“天地交游在一起”,那留在此地的,將只有一具內里空空的軀殼。
“我”有沒有死沒有真實體驗過,孟周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自此以后,這世間將沒有“我”。
“我”與天地合為一體。
這一次危險的體驗,卻也讓孟周對修行,對求道有了更深的領悟。
一個真心以追求天地大道為志的修行者,當其真正的登堂入室,有了直視天地大道的資格,怎能不被吸引,怎能不心向往之
“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不是求道者主觀的心志抒發,反而是一種非常客觀的陳述。
以孟周自身最容易理解的形象作喻,所謂的“大道”,就如同太虛之中一顆無量大、無量重的“大星”。
初窺堂奧的求道者,就像是一顆藐小的“頑石”。
當此“頑石”真正看見“星體”的那一刻,反過來,其實也是“星體”的力牢牢拉住“頑石”的那一刻。
小小“頑石”,抗拒得了“星體”的牽引嗎
最終,“頑石”將與“星體”合為一體。
自此,“頑石”不存,唯“大星”恒在。
朝聞夕死都顯得太慢,太緩,太溫和。
正確的描述應該是“聞道,即可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