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另一種考慮
“沒有月亮,你確定嗎”不排除沒看到的可能,但這么大一輪天體,恰好沒看到的概率太小了。
格林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再次思索了一番,尋找著夢境里那個窗口,回憶著從中窺見的那個、被滂沱大雨支配的世界,恐怕不可能在這樣的天氣看到什么月亮。
“沒有。”他肯定道,“雨很大,我在敦靈很多年了,沒見過那種程度的雨。”
“不應該啊”
“為什么不應該”神父覺得這人比自己神神叨叨多了,神職人員頂多有解釋夢境的權力,但這位還能管夢里什么天氣。
那當然是因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克拉夫特沒法那么回答,但他很確定在過去的經歷中,沒遇上過那一邊有天氣變化的情況。
印象中,無論文登港還是維斯特敏,深層地帶在真正的危險出現前,總是維持著褪色油畫般的平靜,那種平靜幾乎成了默認的規律,就像一具按真人塑造的蠟像,無論多么逼真,都是不會動的。
不說氣候差不多的維斯特敏,就是在濱海的文登港,過去后也沒發現過天氣變化留下的痕跡。
至于敦靈,他很清楚這邊情況復雜要命,沒必要下去冒險,所以沒有親歷過。
但有人替他去過。
他明確記得,在維斯特敏堡的異教巢穴,得到的某份高度懷疑屬于人體結構作者愛德華的手稿,那張菌斑點點的紙現在還保存在他手里。
它很好地還原了記錄者是如何被深層的蠕行生物鎖定、又是如何恰巧因為地形原因得到緩沖時間、直視頭頂的天體返回現世。
最后還有愛德華的特色頸椎標記,可信度很高。
考慮到手稿里還提到過在編纂專著,那么可以推斷時間應該是在人體結構成書前后。
人體結構的完成和傳播基本公認是在敦靈,作者也被認為是敦靈本地人。那么完全可以推測,手稿完成期間,敦靈的深層和其它地方一樣,是沒有天氣變化的。
但凡深層生物把人拖過去那會是個雨天,結局可能就會大有不同了。
克拉夫特有些不確定格林的情況是不是自己所知的那種了,抑或單純只是某種創傷后應激障礙。
“有文獻記載,敦靈地區的此類夢境,是不會下雨的。”
“文獻什么文獻”
“孤本,非公開資料,而且是個案報道,比較偏經驗性。”克拉夫特解釋道,審判庭的人不知道這東西對大家都有好處,“僅供參考。”
“你這文獻,是多久前的”
“呃有五六十年了吧。”照著一份半個多世紀前的記錄看病,還是草率了,最好的辦法是下去親眼看看。
問題是他不想下去,下去這個舉動本身屬于慢性自殺,萬一狀況不對就成了真的自殺。
克拉夫特舉棋不定,這么長時間過去,完全可以有什么變化發生,也可能那份手稿撰寫期間就剛好是敦靈深層的天氣穩定期。
折中的辦法是暫時離開敦靈,找個夠遠的地方住段時間,看有沒有變化。
“對了,還有件事。”格林從爐火上把壺架下來,用濕布包著握柄,給三個空杯滿上熱水,眼神示意瓦丁去關上門,“有位修士,叫桑鐸,你大概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見過他,之前一起回來的。”
“他怎么了,也做夢了嗎”
“也許,很難說是不是更糟些。”吹開浮在茶面上的浮沫,格林吸了口熱茶,滾燙的液體帶給了他一些刺痛的暖意,驅走些昨晚的陰濕氛圍。
“喝太燙的水對口腔和食道不好。”克拉夫特看得皺眉,習慣性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