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兩日便要到冬至了。
冬至喜吃花生芝麻餡的湯圓,象征著幸福圓滿、家庭吉祥。
單吃湯圓未免有些單調,史如意琢磨著,今年給這碗湯圓“加加料”,讓大家都嘗個新鮮。
她把紫煙送來的芋頭洗凈去皮,切成薄片,上鍋蒸熟后搗成泥,再一點一點混入木薯粉,直到最后揉成鼓鼓的圓球。
史如意哼著歌,她很享受這種揉面團的過程,手掌一用力,面團就軟綿綿地陷下去,好玩又解壓。
“這面團好生奇特,怎么是這般顏色”
香菱抱著洗好的碗筷回來,瞅見如意又在做好吃的,那笑容立刻掩飾不住地跑到臉上。
“這是珍珠粉圓,不是面食,當點心用的。”
史如意隨口回道,將手下的芋泥團子搓成細長的條,用刀切小段,輕輕把棱角揉圓潤,再撒上薄薄一層木薯粉防止粘連。
香菱看了一會起身,“你慢慢做,我去門口幫你守著。”
她這回學聰明了,怕杏果又來搶食,靈機一動,決定拿上杵臼米桶去院子里舂米,順帶把門口堵了,防火防盜防杏果。
史如意忙碌著,把芋圓下沸水煮了,煮到軟糯,再撈起來浸涼水。
這樣作成的芋圓鮮亮光滑,軟糯可口,如同珍珠般閃亮動人,因此又得了個“珍珠粉圓”的雅稱。
史如意另起了爐子,用蜜紅豆、花生、蓮子、百合加紅糖熬煮一鍋糖水。
她想了想,還覺不夠。
史如意讓香菱盯著火候,自個兒小步跑回家,扒開屋角藏著的陶罐,用木勺舀一勺潔白細膩的醪糟出來。
這酒釀醪糟還是她趕著入秋時做的,趁天時尚暖,酒曲容易發酵,留到冬日里加了雞子熱著吃,又香又甜,綿軟醇厚,這通身寒意都盡消了。
史如意仔細封好陶蓋,臨走前,又在木桌上的布袋里抓一把夏天曬好的葡萄干。
她回到大廚房,將紅糖水并豐盛佐料一齊盛入白瓷碗中,加入幾顆方才煮好的嫩滑芋圓,最后才將帶來的醪糟和葡萄干灑上去。
這一碗五色珍珠粉圓,色澤鮮麗,清香糯甜,表面白霧浮動,單是看著就很誘人。
史如意用調羹嘗了一口,覺得遺憾,她還是更喜歡用牛乳打底的做法。
可惜此時的新鮮牛乳價貴稀缺,達官貴人倒是有機會享用,像她們這樣的平民小百姓是萬萬消費不起的。
史如意惆悵地嘆口氣,又舀起一勺香甜的粉圓,送進嘴里
身后幽怨的視線仿佛自帶熱度,要把她的背影烤焦,史如意忍不住笑。
她輕咳幾聲,不再逗香菱,“喏,鍋里還有,想吃自己盛嘛。”
忽地,大廚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溫媽媽在哪呢”
來人是太太身邊的大丫頭珠云,她在院里左右張望一圈,沒找著人,立刻現出焦急的神色。
史如意覺得奇怪,半個時辰前,珠云不是才來拿過飯
“我娘給千姨娘送飯去了,姐姐可是有什么事嗎”
史如意隨手合上碗蓋,跳下凳子朝珠云迎去。
“偏偏這時候算了,我這就找她去。”
珠云揪著手中的帕子,一跺腳就要離開。
“姐姐,等等。”
史如意趕忙攔住她,朝香菱使了個眼色。香菱會意,把頭朝她一點,匆忙穿過院子出去了。
“別急,我讓人去喊我娘了。外頭風大,姐姐且安心在這等等,我娘馬上就回了。”
聽了她的話,珠云這才勉強止住步伐。
“你是溫媽媽的女兒吧喚作如意”
珠云回頭,臉上的神色可以稱得上是“沉重”。
“你不知道,二少爺這幾日受了風寒,胃口不開,無論什么都吃不下去早上老爺不在,二少爺不耐煩太太嘮叨,還把碗筷都給摔了。”
珠云隨著她走到檐下避風,仿佛終于找到可以傾訴的對象,拉著史如意大吐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