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太太又氣又心疼,趕忙遣我出來,讓溫媽媽重新做些清淡開胃的吃食。
這生了病的人,再不吃飯,身體可怎么能好”
史如意聽得暗自咂舌,云府上上下下誰人不知,全家人最寶貴的小祖宗,二少爺云佑
出了名的挑食,出了名的脾氣壞。
云家子嗣單薄,太太曾氏自成親兩年生下大少爺云璋后,便再無所出。
又是請名醫調養身子,又是燒香拜佛行善事,盼星星盼月亮,曾氏終于在第八年盼來了自己的第二子。
曾氏生子時難產,二少爺甫一出生就體弱多病。
云老太君見了心疼,索性抱了這個寶貝孫子到自己屋里親自教養,直到老太君去世后,云佑才回到曾氏身邊來。
因此,曾氏對這個自小不在身邊長大的二兒子任予任求,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活生生寵出了一個滅天滅地的小霸王。
“可是早上做的菜不合二少爺的口味”史如意小心翼翼地問。
自家親娘溫媽媽的手藝她是知道的,雖然不是練家子出身,但也實打實地下過幾年功夫賣力學過,做出來的味道不比外面酒樓的差。
珠云瞥她一眼,搖搖頭,輕聲道“二少爺什么都挑,但他自小跟在老太君身邊吃用
老太君娘家祖籍沿海,平日里想是慣用海鮮的。”
沈婆子不知道從廚房哪兒突然冒出來,一聽這話,她眼珠一轉,眼里就帶出三分欣喜的算計。
“珠云妹子,要說老太君的口味,老婆子我最熟了。
你看,不如我做些鮮蝦餛飩,待會送去太太房里,你看佑哥兒吃不吃得下,可好”
珠云一聽這話如蒙大赦,趕忙點頭。
“那感情好,沈婆子你快快做著,我回去跟太太說一聲。免得出來時辰久,太太等急了。”
說完就急匆匆地走了。
沈婆子得了準信喜上眉梢,她扭過頭得意地看史如意一眼,故意大聲顯擺。
“這吃食有講究,還得是自小用慣的吃起來才香。有些人啊,不要得了主子兩天青眼就飄起來,連自己是誰都忘了。”
史如意默不作聲,只微笑站著聽她吹牛。
沈婆子碰了個軟釘子,見史如意沒反應,還當她是年紀小聽不懂,撇了下嘴,不敢再耽擱正事,顧著做蝦仁餡去了。
史如意面上不顯,心底到底還是著急的。
自從云老太君去世,大少爺又去了書院讀書后,整個云府說是圍繞著二少爺云佑轉的也不為過。
若是沈婆子做的蝦仁餛飩真能得云佑的歡心,就算溫媽媽是太太陪房也不頂用。
換下去也就是主子一句話的事。
香菱和溫媽媽還不見人影,就算等下趕回來也來不及了。
史如意漫步到廚房,仔細觀察紫煙早晨送來的食材,豬骨、魚肉、鮮蝦、蔬果,這些都是常備的。
鍋頭還擺著香菱早上新炸的豆漿油條,她還沒來得及吃就去干活了。
她眼睛倏然一亮,生病的人往往食欲不振,若能用上一碗口味清淡、營養豐富的熱粥便好了。
方才聽珠云說,這二少爺云佑該是喜好海鮮的口味
那艇仔粥最是合適不過,連材料都是現成的。
相傳這艇仔粥本就是水上人家所創,食材最重“新鮮”二字。
日子好時游河出艇,把即時打撈的海鮮雜七雜八煲進粥里,融合了魚片的鮮、瘦肉的香、花生的脆,粥底又綿又滑,端的是鮮甜無比。
史如意自米甕里取出半碗米,用井水淘洗干凈,倒進瓦罐,又倒入老母雞熬成的高湯。
這樣煮出的味粥更香更滑,米粒很快就能開花。
沈婆子聽她這邊有響動,狐疑地抬頭張望,看史如意只是在煮粥后,又把頭扭過去了。
只是突然加快了手上抽蝦線的動作。
史如意深吸一口氣,她不慌不忙,依次取了一片豬瘦肉,切絲腌制;取一塊魚的腹部肉,切成極透明的薄片;熱了油鍋煎蛋,依舊切成蛋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