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婆婆和羅娘子知他心事,沒有不應的。
梁婆婆歡喜得很,稀罕地瞅了史如意半天,嘴角都快咧到耳根,抱著她不愿撒手。
“我還在院子澆花呢,猛一見小如意,就覺得她模樣生得俊,與我投緣。
以后啊,如意你就是我老婆子的親親孫女”
羅娘子彎唇笑得開懷,自丈夫早逝,她與公公學做點心,學了足足有五六年之久。
奈何自個兒就不是學廚的那塊料子,死記硬背,放料放得一板一眼,怎么學也學不著精髓來。
外頭常來客人抱怨,說怎地不是從前的味道。
她應付客人,在公婆面前笑得堅強,暗地里卻不知偷偷落了多少淚。
羅娘子見史如意面露猶豫,連忙關心。
“如意,可是有甚么顧慮在
若是擔心贖身銀子,咱們祥和齋經營多年,不至于拿不出這幾十兩,你切莫憂心。
你和你娘來我們祥和齋,從此咱們就是一家人,千萬不要客氣。”
羅娘子握著她的手,眼睛盛滿熱切和堅定,把這番話說得掏心掏肺。
任是塊石頭也要被焐熱了。
“娘子”
羅娘子柳葉眼一瞪,史如意不好意思地一笑,乖乖改口,“羅姐兒。”
羅娘子不過二十來歲的年紀,大了史如意十來歲,卻是有些尷尬的年紀。想要當她干娘,歲數又嫌小,便只能厚著臉皮,讓如意喚一聲“姐”了。
史如意舔舔嘴唇,從梁婆婆懷里脫出身來。
“梁翁、婆婆、羅姐兒,
你們這般看重我,如意領你們的情,自然是十二萬分的愿意
只是這事關系重大,不是如意自個兒能決定的,還須回去問過娘親才好。”
羅娘子恍然一拍腦袋,懊惱地笑了。
“說的在理呢
只怪你說話做事跟個小大人一般,讓我把你年歲都忘了
回去好好跟你娘商量,當然是從長計議為好。”
梁婆婆拉著史如意的手,不放人走,硬是留她用了一頓晚膳。
羅娘子去外頭買回來一整只碩大燒鵝,一碟子批切羊頭肉,一碟子蔥潑兔。
祥和齋在這扎根幾十年,西市大大小小攤子食肆,哪家料放得足,葷腥味好,羅娘子心里都門清。
人家看是街坊鄰居,也盡挑那些做得好的來與她。
那燒鵝烤得肥膩金潤,香噴噴的,提回來還熱乎著呢。
羊頭肉細細切成片碼在碟里,肥瘦相間,紅白分明,蘸上陳醋辣子,一口下去那香味直沖天靈蓋。
蔥潑兔是買給梁翁的,梁翁最愛用這兔肉下酒。
今個兒他心里高興,喝了不少,紅光滿面的,看著精氣神都足了幾分。
梁婆婆從柜里掏出許久不用的搟面杖,親自下廚,給史如意做了碗拿手的三鮮面。
她這面條的做法卻與一般不同,要先在面板上方的墻掏個洞,搟面杖一端放在洞里,另一端用來壓面。
做出來面條頗有質感,里頭配了蝦仁、墨魚和海參,一大碗面亮澄澄、金燦燦,鮮得舌頭都要掉下來。
史如意吃得“呼嚕呼嚕”的,一邊在心頭模糊地想著,二少爺最愛海味,她如果向梁婆婆學了這三鮮面,做給云佑吃,他肯定歡喜。
還會有機會嗎
如果離開云府,來了這祥和齋,他們以后應當也不會再見面了罷。
這么一想,史如意心頭忽然涌上了些不舍來。